考古专家们从这幅壁画的画工和雕刻手法断定,这位墓主人的身份肯定不一般。再看这座墓比一般的王侯要高一点,但是又比一般的皇帝墓要低,又根据墓里面的规格和陪葬推断,这里应该是位被废的皇帝。于是,遍寻南北朝史记,终于找到一位被废后没有准确记载墓地的皇帝陈伯宗,他应该就是宫山大墓(临海王墓)的墓主。
光大二年(568年)十一月,陈伯宗的叔父安成王陈顼废黜陈伯宗,自立为帝,降封陈伯宗为临海王,王少姬为临海王妃。至德年间(583年—586年),王少姬去世,终年大约三十多岁。 关于临海王陵的确切地点,有学者认为出土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好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的南京西善桥宫山南朝墓,或与临海王陵有关。 如王志...
图一:金事件 浙江临海王士琦墓出土(王卒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浙江省博物馆藏(武林馆区)图二:山西晋祠明代彩塑头梳堕马髻,身穿大襟大袖衫,真是飘逸风流啊 k收起 f查看大图 m向左旋转 n向右旋转û收藏 19 评论 ñ12 评论 o p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按热度 按时间 正在...
1954年,位于临海张家渡镇王藏山麓的王士琦墓中出土了一批金冠、金带等珍贵文物。这让人们不禁发出疑惑之声。众所周知,王士琦为明朝名将,名副其实的清官,去世后以草席裹尸下葬。怎么突然间出土了这么多珍贵文物? 王士琦 王士琦,明朝中期杰出官员、将领、军事理论家,货真价实的文武双全。 王士琦是进士出身,先是京官,...
新中国成立,农村平整土地,墓地的石构件全被掘,石料用于农田水利工程,碎石废弃满地,人们之所以没有关心墓藏,是因历代传说王士琦是一个清官,入葬时用草席裹着破旧棺材下葬,连像样的棺材也没有,墓地是由朝廷后修的。问题是,金冠等饰品是从哪里来的?专家解释,这是朝廷赐予的祭葬,重新颁给。难道这是真的吗?王士琦在...
上世纪50年代,家住在江临海市的一位社员老林扛着锄头上山劳作,意外之下他搬开地上的一块石头发现了一枚镶嵌了玉石的金子,喜出望外的老林继续往下挖,越来越多的金器被老林挖了出来,他经过清点足足20多件。 老林挖到金子的消息很快在当地传开,一些人闻风而动也去到了上山挖掘,果然又挖出了不少的金器。此事很快被...
临海王墓,又称陈废帝陵、宫山大墓。1960年在南京西善桥发现宫山大墓,出土了“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拼壁画。[1][2] 陈伯宗生于梁承圣三年(554年)5月。永定二年(558年)2月,拜临川王世子。永定三年(559年),陈伯宗嗣位,史称陈废帝。陈伯宗被废为临海王之后,王皇后亦降为王妃。是日,出居别第。太建二...
王處士墓誌銘 臨海王處士孝弟行於家義讓聞於鄉樂易和雅為才士名人所推重人勸之仕若不聞告以善惟恐失以是淑其身而訓其子孫享年八十於洪武丙辰二月初四日卒葬于胡家峙之原後十一年丙寅十二月二十八日夫人羅氏年八十有六亦終明年丁卯其子存誠將以十一月啓壙合葬泣且書曰先人行蓋一邑宜得銘以昭其藏今失不圖無...
据在场专家考证,所有金器都达到了御用水平,代表着中国古代高超的金器细工技艺,属绝世珍宝,粗略估值至少10个亿。而且专家根据时间地点及墓碑文可以断定这个墓就是王士琦的墓。一时间周围百姓众说纷纭,好奇他们的清官王士琦怎么墓里会有这么多金银珠宝呢? 原来,王士琦一生确实两袖清风,去世时也身无分文,草草下葬。可他死...
难道王士琦生前还搜刮了钱财吗?考古专家为此特意查阅了《临海县志》,这才知道王士琦去世7年后,朝廷认为王士琦当年的功劳被低估了,而且他身为功臣,墓葬太寒酸也很不像话,便“赐祭葬”重修他的墓,不仅给他塞了一堆金器,还在墓前修了御表石亭。 王士琦的功绩正史记述不多,他的墓葬也没有引来盗墓贼,所以这些精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