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有苏杭,北有临张。这说的就是“临张”当年的风光。临张不是一座城市,而是两个地方,一个是今天聊城市的临清,一个是今天聊城阳谷县的张秋。它们都有一个相似的特点,那就是京杭大运河沿线城市。“临清,因运河而兴。”临清当地官网上刊载文章《临清运河钞关:见证一城芳华600年》称。尽管早在隋炀帝开凿永济...
“南有苏杭,北有临张”,这是当年人们对京杭大运河沿岸四处著名商埠的表述,“苏”即苏州,“杭”即杭州,“临”和“张”即为山东的临清和张秋。 1、临清 临清市,山东省辖县级市,由聊城市代管;位于山东省西北部,漳卫河与古运河交汇处,与河北省隔河相望,地势平坦,起伏较少,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属较典型的大陆...
《胡力民临张猛龙碑名家临张猛龙对照魏碑书法胡立民张猛龙碑书字帖》,作者:胡力民临张猛龙碑名家临张猛龙对照魏碑书法胡立民张猛龙碑书字帖胡力民 著,出版社:黑龙江美术出版社,ISBN:9787550322929_0258。
正是因为意识到创新的重要,何绍基勇于挑战传统,摒弃习惯性的书写方式,发明了“高悬回腕”的握笔技巧。这种独特的握笔方式不仅使他的作品在形式上独树一帜,而且在笔墨韵味方面也呈现出非凡的魅力。清代何绍基书法《临张迁碑》欣赏 【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何氏所临《张迁碑》,字如屈铁枯藤,以篆法写来,是该临作的第一特色。字的外貌不似原作粗重厚实,却另有灵动之姿,不失其朴拙之态,是其第二特色。是作结宇重心偏上,又不同于原作,也可视为又一特色。 何绍基《临张迁碑》欣赏 ▼ 书画工坊——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南有苏杭,北有临张”,是对京杭大运河沿岸四处著名商埠的表述,其中的“临”“张”分别指什么地方?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答:临清、阳谷张秋。反馈 收藏
胡问遂《临张黑女墓志》,是受柏镛同志嘱所临,虽是应酬之作,但不仅可以看到胡问遂先生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亦可见其书法功力深厚。【释文】魏故南阳张府君墓志。君讳玄,字黑女,南阳白水人也。出自皇 【释文】帝之苗裔。昔在中叶,作牧周、殷。爰及汉、魏司徒、司空。不因举烛,【释文】便自高明;无假...
梁启超隶书临张迁碑 梁启超(1873-1929年)隶书临张迁碑立轴 水墨纸本1925年作176.5×47厘米×12中国嘉德2018年秋季拍卖会成交价 RMB 13,455,000梁启超好临帖,1925年2月,其与梁启勋通信,提及最近在临《张迁碑》之事。此碑碑文古朴淳厚,用笔以方为主,厚重感、体积感较之其他汉碑尤为明显。有书家认为其文...
运河探遗——这就是张秋!南有苏杭 北有临张 南方的苏州杭州不用多说 相信大家已经耳熟能详 而这个“临张”指的就是聊城临清和阳谷张秋 大运河的开凿及通航,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运河的通航还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发展,形成...
梁启超隶书《临张迁碑》12轴,176.5×47cm,1925年写本。 1925年(民国十四年乙丑)二月五日,梁启超与胞弟梁启勋通信,言及学书之情形,提及最近在临张迁碑之事: “日来写张表,专取其与楷书接近。一月之后请弟拭目观我楷书之突飞也。”(见《梁启超年谱长编》6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