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有一天,当丰干禅师竟然骑着一只老虎并且嘴里哼着《唱道歌》来到国清寺里晃荡了一圈后,寺里的所有小伙伴们这下全都惊呆了。大家这才真的相信丰干禅师果然是个深藏不露的高人啊。从此以后,国清寺从上到下,大家见了丰干禅师都是恭恭敬敬客客气气的。虽然国清寺里所有人都想和丰干禅师拉关系套近乎,但...
丰干禅师说到这里,结束了一夜佛理的传授。此时,天已大亮,莹然的皑皑白雪,把雪光折射进洞,使山洞变得异样光明。“我把这葫芦传授于你。”丰干把那只盛酒的葫芦交到他手中,“你要喝酒就自管喝,不盛自满,能延年益寿。平时,你可背着葫芦给人治病,把收集的草药,装入葫芦中。这酒,不同于一般的酒,乃是...
丰干禅师是唐代著名的高僧,被尊称为“国清三隐”之一。他与寒山、拾得一起,在天台山国清寺修行,以其独特的行为和高深的修为闻名于世。关于丰干禅师的生平,史料记载并不详尽,但有关他的传说却广为流传。相传有一天,丰干禅师骑着一只老虎在街市上走过。这只老虎体型庞大,毛色斑斓,气势汹汹,按理说应该引起...
天台山丰干禅师,因寒山问:「古镜未磨时如何照烛?」师曰:「冰壶无影像,猿猴探水月。」曰:「此是不照烛也。更请道看!」师曰:「万德不将来,教我道甚么?」寒山、拾得俱作礼而退。师欲游五台,问寒山、拾得曰:「汝共我去游五台,便是我同流。【天台丰干禅师】若不共我去游五台,不是我同流。」...
呼啸的西北风中隐隐传来他的声音,似诗似偈,锺离明句句听得很分明,字字句句是丰干禅师对他的临别赠言,是期望,也是叮。回到书房,锺离明赶紧研墨濡笔,铺开纸张,把心中感应的诗抄录下来:劝你三界子,莫作勿道理;理短被他欺,理长不奈你。世间浊滥人,恰似黍粘子;不见无事人,独脱无能比。早须返...
在佛教的历史长河中,丰干禅师以其深邃的禅意和超脱的诗风,成为禅宗文化中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示寂前留下的四句法语,如同晨钟暮鼓,唤醒了末法时代众生的迷梦,指引着修行者在纷扰的世俗中找到心灵的归宿。丰干禅师,这位隐居于山林的禅者,以其独特的方式洞察世间万象。他的诗句简单而深刻,常在不经意间显...
那是一个深秋的夜晚,国清寺外的枫叶火红似烧。寺院里,丰干禅师的茅屋透出微弱的灯光。茅屋虽小,却经常来了不少访道者,都说这里住着一位得道高僧。这天,寒山子来访。他一身破衲,蓬头垢面,见了丰干禅师也不行礼,只是咧嘴一笑。丰干禅师也不在意,指了指屋内的草垫:"坐吧。"寒山子往草垫上一坐,四处...
国清三隐指中国佛教历史上三位著名的禅师:寒山、拾得、丰干,他们都是唐代高僧,又都曾经在浙江天台山国清寺修隐,故称“国清三隐”。寒山 寒山、拾得、丰干皆隐栖天台山国清寺,故称“国清三隐”。寒山(约691~793)寒山子乃唐代首都长安人,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被迫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
丰干禅师笑着说:“心里如果有什么执着,就像被束缚住一样。我心里没有执着,在哪里都可以修行。”观察历代高僧,那些真正开悟的人,往往不是隐居在深山,而是在红尘俗世中历练出来的。这和我们通常认为的“放下一切”的修行观念,有所不同。可见,修行并非只是舍弃,而是另有深意。唐朝有位官员,名叫李翱,他公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