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丰干禅师,住在天台山国清寺,一天在松林漫步,山道旁忽然传来小孩啼哭之声,寻声一看,原来是个稚龄小孩,衣服不整,但相貌奇伟,问了附近人家,没人知道这是谁家的孩子,丰干禅师不得已,只好将这男孩带回国清寺,等待人家来认领。因他是丰干禅师捡回来的,大家都叫他“拾得”。 拾得在国清寺安住下来,渐渐长大,...
拾得又叫:“直岁靖本出来,”又有一牯牛应声出来,最后,拾得牵一牛说曰:“前生不持戒,人面而畜心,汝合招此咎,怨恨于何人,佛力虽广大,汝却辜佛恩。” 自此,僧众始知拾得,并非凡间俗子,不再以疯子看待。后因阿弥陀佛化身的丰干禅师,对丘太守说:“寒山拾得,是文殊普贤的化身。”圣迹显露,拾得与寒山同离国清...
四野无人,禅师急忙奔向前去,见是一个年约十岁的男孩在抽泣。禅师问:「小菩萨,你是谁领出来的?父母在哪?家在什么地方?」孩子回答说:「我是个孤儿,无父无母,贪玩迷了路,家也不知在哪里了。」丰干禅师见他可怜,便领回了国清寺,交给僧人抚养。因这孤儿无名,又是丰干捡来的,僧人们便称他为「拾得」,天长日...
丰干禅师与寒山拾得大士《历代高僧故事》节选闾丘胤本是唐朝的朝议大夫,受到唐太宗的诏命,派他持节去作台州刺使,将要起程的那一天,忽然头痛如绞,苦不可耐。乃命医诊治,而竟越诊越痛。 就在这疼痛不堪的时候,忽然来了一位僧人,自称为丰干禅师,说是从天台山国清寺而来,过此相访。 闾刺使以头痛甚剧,医治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