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苏两党志同道合是两国迅速建交的政治前提 中国共产党作为共产国际在中国的分支组织,自1921年7月建立时起,便与苏联党保持着极为密切的特殊联系,数以千计的中共党员和革命青年被派往苏联,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民族解放运动理论。中国党在江西建立的红色政权,最初也是以苏联体制和经验为楷模的,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1959年9月底,赫鲁晓夫结束访美之行,来华参加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庆典。中苏双方就台湾问题、中印冲突等进行会谈,苏联不认同中国的斗争方式和策略,双方发生激烈争论。三、彻底决裂 1960年,中苏双方在关于时代、战争与和平、无产阶级专政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展开论战,斗争公开化。6月,赫鲁晓夫在布加勒斯特会议上猛烈攻击...
中苏交恶是指冷战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发生的一系列外交、军事上的对立。其中也有在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方面的矛盾。双方的对立,在其后续一直持续到1980年代。 1、事件背景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即向社会主义阵营靠拢。 1950年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苏...
可以说,中苏这五十年的恩恩怨怨印证了唯有独立自主方可走向强大。【苏联最初盟友选的是国民党】向着南方进发以寻觅同盟者 1922 年 12 月 30 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宣告成立。虽说苏联地域广袤,然而在国际上却处于一种被孤立的态势。纵观全球,诸多知名国家皆对苏联这一红色政权加以防备。不过,正所谓敌人的...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1945年8月14日中国国民党政府代表王世杰和苏联代表莫洛托夫于莫斯科签订。计有条约文本8条,中苏关系换文1件,关于外蒙古问题换文1件,关于长春铁路协定18条,关于大连协定7款,关于旅顺协定9条,关于苏军进入东三省后苏军总司令与中国行政当局关系协定8款,关于苏军从东北撤离期限的记录1件。主...
中苏关系,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里南的关系,两国于1976年5月28日建交。政治关系 1976年5月28日,中国与苏里南建交。近年来,两国高层交往不断,各领域务实合作顺利开展,在国际事务中保持良好配合。2019年11月,双边关系提升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23年11月,苏里南外长拉姆丁出席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
谈判一开始,中苏双方在边界领土问题上的立场和态度的巨大差异立即显现出来。中国方面希望通过谈判解决边界问题,防止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认为边界领土问题应服从于两国关系的整体利益。苏联方面出于对边界领土问题的特殊立场,根本不承认存在中苏边界问题;换言之,苏方主张的边界线是唯一合法的界线,不容置疑,更不能...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那段时间,苏联不仅蓄意挑动我国民族矛盾,还分裂新疆、西藏等地的人民加入苏联,屯兵百万在中苏边境企图对我国进行武力压制,一场冲突的爆发也在所难免。毛主席批评粟裕 1969年正值新中国成立20周年,不过在这特殊的一年中,党中央的所有领导却开心不起来,因为原先的国际盟友苏联向中国展开了战争侵略。...
复杂多变的中苏关系 中苏关系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从一开始的亲密无间,到后来的针锋相对,再到重归于好,可谓充满了曲折和艰辛。中苏交恶的原因十分复杂,从同志加兄弟般的关系,最终走向军事对垒,实则和国家利益以及意识形态,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中苏作为同一阵营的两个大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曾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