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苏交恶是指冷战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发生的一系列外交、军事上的对立。其中也有在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方面的矛盾。双方的对立,在其后续一直持续到1980年代。 1、事件背景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即向社会主义阵营靠拢。 1950年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苏...
当年中苏关系冷淡,这件事一直是阿尔希波夫心里的憾事,他曾表示:中苏最终交恶,是因为我们不了解中国人的心理。1950年,阿尔希波夫成为苏联驻华使馆参赞,他也是苏联援华专家组的总负责人。正是在他主持援华工作期间,中苏关系进入蜜月期,苏联提供了大量援助,帮助中国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阿尔希波夫也在著名的156项目建...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在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指示下,援助新中国的一千多名苏联专家全部回国,苏联援华项目全部停止。一时间中苏两国关系急剧恶化,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中苏两国关系才开始慢慢缓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中苏关系恶化的二三十年里,苏联曾在1969年扬言要对我国展开大规模核打击……一、中苏关系开...
中苏交恶是指20世纪60年代中苏两国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政治、军事和外交冲突。中苏两国曾经是亲密的盟友,但在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出现分歧,最终导致了关系的破裂。以下是中苏交恶的主要原因和时间线:一、中苏交恶的主要原因1. 意识形态分歧:中苏两国在意识形态上存在分歧。苏联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而中国则实行...
外交与贸易断绝: 中苏两国在1960年代中期完全断绝了外交关系,导致两国之间的贸易和合作中断,经济和技术合作降至最低点。国际格局改变: 中苏交恶改变了冷战格局,中国开始试图改善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关系,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意识形态和外交路线调整: 中国调整了外交路线,开始采取更加独立和自主的外交...
在种种原因之下,中苏交恶之际,中朝之间也因意识形态领域的严重不合与裂痕,双边联系降到了冰点。自20世纪60年代初,中朝人员的往来和边境贸易就根本停止,亲属来往也根本中止。朝鲜方面撤换华裔校园校长,撤销我国人的校园,架空乃至优待很多旅朝华裔,致使其为求自保私自越境回国。1968年时,在鸭绿江中朝合建的水电...
尽管中苏关系逐渐恶化,但另一方面的中美关系逐渐显示出缓和的迹象。例如,1966年7月,第一位打算与新中国和解的美国总统林登·贝恩斯·约翰逊在一次名为“亚洲和平因素”的演讲中慷慨地表达了他与亚洲敌对国家和解的态度,并强调他有兴趣尝试双边接触。苏联的盘算 一个国家愿意同另一个国家交好或者是交恶,其实都在于...
中苏交恶是指冷战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发生的一系列外交、军事上的对立,其中也有在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方面的矛盾。双方的对立,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 在同美国霸权主义展开斗争的同时,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坚决顶住了来自苏联的巨大压力。从20世纪50...
1969年是中苏关系最紧张的一年。1969年3月苏军侵入离七里沁岛不远的我国珍宝岛,袭击了我国岛上巡逻的边防军战士。在1964年举行的中苏边界谈判中,苏联政府已经承认珍宝岛是中国领土,选择珍宝岛挑起事端,完全是苏联意欲全面升级中苏对抗的信号。图|珍宝岛战役 中国边防部队在3月对苏军的入侵进行了三次反击,击退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