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经碧,男,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2年2月出生于湖北。2005年毕业于湖北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2010年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10年至2015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5年加入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材料科学重点实验室。长期从事有机及有机/无机杂化半导体光...
在此,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游经碧研究员等人通过过氧化氢(H2O2)处理,优化了[4-(3,6-二甲基-9H-咔唑-9-基)丁基]膦酸(Me-4PACz)在氧化镍(NiOx)纳米颗粒上的自组装过程,使其更好的用作HTL,由于形成了Ni3+和用于键合的表面羟基,纳米颗粒的分散更加均匀,并具有高导电性。 结果显示,在掩膜尺寸为0.074 cm2的...
近日,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游经碧研究员领导的团队实现了85℃条件下钙钛矿材料热稳定性大幅度提升,同时钙钛矿材料的离子迁移势垒提高了3倍,离子迁移得到了有效抑制。相关研究成果以「Inactive (PbI₂)₂RbCl …
近日,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游经碧研究员领导的团队实现了85℃条件下钙钛矿材料热稳定性大幅度提升,同时钙钛矿材料的离子迁移势垒提高了3倍,离子迁移得到了有效抑制。相关研究成果以「Inactive (PbI₂)₂RbCl stabilizes perovskite films for ...
近日,中科院半导体所游经碧团队在钙钛矿材料中引入少量氯化铷 (RbCI)等,获得高稳定性、光吸收扩展的钙钛矿材料,基于该材料研制出认证效率为25.6%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为目前公开发表的单结钙钛矿太阳能电...
近期,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游经碧带领的团队,在p-i-n反型结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p型空穴传输层设计和可控生长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该团队创新性地在透明导电衬底FTO和SAM层之间引入溶液法制备的p型氧化镍(NiOx)纳米颗粒,显著增强了SAM的自组装能力。同时,研究通过同质化NiOx纳米颗粒,实现了在均匀致密NiOx薄...
今日,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游经碧研究员团队(通讯作者)通过RbCl掺杂将PbI2转化为非活性(PbI2)2RbCl化合物(PIRC),从而有效地稳定了钙钛矿相。基于这一策略,作者获得了FAPbI3(FA,甲酰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25.6%的认证PCE。设备存储1000小时后保持其原始PCE值的96%,在85℃的条件下进行500小时热稳定性测试后保持80%。
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游经碧等人在Science上发文,通过RbCl掺杂,将PbI2转化为非活性的(PbI2)2RbCl化合物,有效地稳定了钙钛矿相。基于该策略,获得了FAPbI3钙钛矿太阳电池25.6%... 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游经碧等人在Science上发文,通过RbCl掺杂,将PbI2转化为非活性的(PbI2)2RbCl化合物,有效地稳定了钙钛矿相。基于该策略,获得了...
IT之家8 月 3 日消息,中科院官网 8 月 1 日发表报告称,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游经碧带领的团队成功研制出效率高达 25.6% 的钙钛矿太阳电池,为目前公开发表的单结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世界最高效率。 据半导体研究所介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具有成本低、光电转换效率高等优点。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钙钛矿单结电池效率已超过 25...
近日,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游经碧研究员领导的团队实现了85℃条件下钙钛矿材料热稳定性大幅度提升,同时钙钛矿材料的离子迁移势垒提高了3倍,离子迁移得到了有效抑制。相关研究成果以「Inactive (PbI₂)₂RbCl stabilizes perovskite films for efficient solar cells」为题发表于Science杂志,半导体所博士后赵洋是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