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中宗去世十八天后,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联合发动了政变。当时一个政变的将军对士兵说:“韦后毒死先帝,我们今天要杀死韦后,为先帝报仇!”显然,说韦后毒死中宗只是给政变找个充分的理由,不足以作为了解事实的依据。 第二个理由,完全把安乐公主作为反面教材来对待的《旧唐书》提到了她想当皇太女、修定昆池等作威作...
在这些庙号为“中宗”的皇帝中,李显可以说是名气最大的一位了。李显是唐朝第四位皇帝, 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章怀太子李贤被废后,李显被立为皇太子。弘道元年(683年)即皇帝位,皇太后武则天临朝称制。光宅元年(684年),被废为庐陵王,先后迁于均州、房州等地。圣历元年(698年)召还洛阳复立为...
综上所述,我国历史上的八位庙号“中宗”的皇帝分别是西汉中宗刘询、东晋中宗司马睿、成汉中宗李寿、后燕中宗慕容盛、西梁中宗萧詧、唐中宗李显、南汉中宗刘晟和大理中宗段正淳。其中,除了刘询、司马睿可称中宗外,李寿、慕容盛、刘晟昏庸残暴,萧詧 李显、段正淳只是傀儡,这六人获得中宗的庙号都可谓名不副实。
刘洵是西汉时期的一位中宗皇帝。在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由霍光和大臣废黜昌邑王刘贺,迎立刘洵为皇帝。黄龙元年十二月甲戌日(公元前48年1月9日),刘洵因病驾崩于未央宫,安葬于杜陵,被封庙号为中宗。刘洵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贤明君主,在位期间,西汉政权清明稳健,经济繁荣,各族外族归附,国力达到了顶峰,...
太戊在位时期,勤政修德,治国抚民,任用伊陟、巫咸掌握国政,各诸侯纷纷归顺,使商朝再度兴盛。太戊与太甲、祖乙并称三示(即三位有贡献的君主)。前 1401 年太戊逝世。太戊死后,庙号中宗,葬于太戊陵(在今河南省内黄县亳城乡刘次范村东侧)。人物生平 太戊,亦作大太戊、天戊,子姓,名伷,是商王太甲之孙,...
中宗反正不久后,李怿就派金应箕出使明朝,冒用燕山君名义请求辞位。由于擅自废黜明朝册封的合法君主是大逆不道之事,故李怿只能选择隐瞒。这份以燕山君名义所上的奏本里说燕山君“素婴风眩,发作无时”,并谎称世子李𩔇已于正德元年(1506年)五月病死,导致燕山君的疾病更加严重,故不得已禅让于弟弟晋城君。 [64]...
一、历史上的中宗盘点 历史上的中宗也不多,但是大部分的中宗都是名人。1.汉中宗刘询。刘询是汉武帝的曾孙,戾太子刘据的孙子。由于武帝父子失和,还有江充的挑拨,刘据不得不起兵,他诛杀了江充,但也被迫自杀。刘据的家人也因此受到牵连,只有尚在襁褓中的刘病已逃过一劫,但是也是在监狱中度过幼年的,由于得到...
中宗是帝王庙号之一,一般来说,能上庙号中宗的帝王都是中兴之主,在中国历史上,一共有九位帝王的庙号为中宗,现在来看看是哪九位帝王,这九位帝王是否真的中兴之主呢?商王太戊像 一、商王太戊 太戊,生卒年不详,商王太甲之孙,太庚之子,小甲、雍己之弟,商朝第九位君主,在位75年(不知真实性大不大),...
在中国历史上,庙号中宗的帝王一共有9个,但事实上却只有3个有资格得中宗庙号,其他都是名不副实。一、商王太戊 太戊是商王朝第九位君主,第六位君主太庚的儿子,第七位君主小甲、第八位君主雍己的弟弟。兄长雍己在位期间昏庸无能,他沉迷享乐而荒废了政事,导致本来繁荣富强的商王朝开始衰败,周边小国也逐渐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