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蕨科(Sinopteridaceae)水龙骨目中国蕨科中国蕨属的 1种,小型旱生蕨类,仅产于云南西部和四川西南部,生于裸露的干旱岩石上。叶片五角形,掌状深裂成 5枚羽裂的羽片,中央一片较大,基部两侧的较小,各羽片的基部变狭而有翅相连,下面被白色蜡质粉末,叶轴、羽轴和叶脉全为栗黑色,叶脉粗凸如瓦楞形。孢子囊群...
中国蕨科有9属,其中中国蕨属和粉背蕨属(Aleuritopteris Fee)中的五角叶系中的一些种类极其相似。比较明显的区别为中国蕨属叶脉下面非常凸出或瓦楞形,孢子囊群由单孢子囊组成,孢子囊的环带极阔。 中国蕨是我国特有的蕨类植物,并且是古老的孑遗植物,从形态特征来看,中国蕨属似为现代粉背蕨的孑遗祖先的代表,因而对研...
中国蕨[中国蕨科] [中国蕨属] 拉丁名:Sinopteris grerilleoides 别名: 产地分布: 特产于云南西部和四川西南部,华北、西北的干旱地区 形态特征: 根状茎短而直立,密生卵状披针形鳞片。叶丛生,革质无毛,叶下被白粉;叶片五角形,掌状深五裂,叶轴、羽轴和主脉都为黑色。
在《本草纲目》的记载中,中国蕨被称为“石衣”,其根茎富含黄酮类化合物与多糖成分。岭南地区的山民常将晒干的蕨根研磨成粉,与蜂蜜调和后外敷,用于缓解关节肿痛。云南少数民族的口传医方里,蕨叶煎水被用作止血良药,其原理与现代医学发现的凝血酶激活作用不谋而合。四川盆地某些村落至今保留着“蕨芽茶”习俗,...
小号双层波斯蕨,红绿、小号双层波斯蕨,绿、大号双层波斯蕨,红绿、大号双层波斯蕨,绿、中国蕨、26号排草蕨,浅绿、26号排草蕨,绿、26号排草蕨,红绿、60cm,长波草,绿、60cm,长波草,红绿、60cm,长波草,浅绿、海尔蕨,NO.4,红绿、海尔蕨,NO.4,绿色、海尔蕨,NO.4,浅绿、葵扇波斯,粉、葵扇波斯,绿色、葵扇波斯,...
别名:中国蕨 科、属:【中国蕨科】,【中国蕨属】 拉丁名、英文名:Sinopteris grevilleoides(Christ)C.Chr.Et Ching 特征形态:旱生小型草本。稀有种 。根状茎短而直立,密生卵状披针形鳞片。叶丛生,革质无毛,叶下被白粉;叶片五角形,掌状深五裂,叶轴、羽轴和主脉都为黑色。
中国蕨地理分布:分布于云南西部宾川、大姚及四川北部青川,海拔1100~1800米的地带。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本种分布区的气候属于西部亚热带的高原季风类型,有焚风而形成干热气候,雨量少(仅600~700毫米)。土壤大都为红褐土或石灰岩风化的石灰土,土层瘠薄,石粒多,地表裸露。生于华西小石积...
中国蕨属是一个我国独有的植物家族,其分布范围主要在西南和华北地区,常见于干燥石灰岩的缝隙中。目前记录在案的物种种类仅为两种,这表明了其独特的地理适应性和生态特性。在植物学的分类中,中国蕨与粉背蕨属Aleuritopteris Fie五角叶系的部分种类表现出极高的相似性,尤其是在叶片的形态上。然而,...
小叶中国蕨为中国蕨科中国蕨属的一种植物,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植株高7-16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被栗黑色而有棕色狭边的披针形鳞片。孢子囊群生小脉顶端,囊群盖膜质,淡棕色至褐棕色,连续,通常较阔,幼时几达主脉,边缘具不整齐的浅波状圆齿。分布于北京、河北、甘肃、湖南南部、四川等地。生长于海拔500-...
中国蕨的别称:中国蕨,拉丁名:Sinopteris grevilleoides(Christ)C.Chr.Et Ching。中国蕨旱生小型草本。稀有种 。根状茎短而直立,密生卵状披针形鳞片。叶丛生,革质无毛,叶下被白粉;叶片五角形,掌状深五裂,叶轴、羽轴和主脉都为黑色。。中国蕨耐干旱,常着生于裸露干旱的岩石上,海拔上限1400。本种生于干热河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