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中和韶乐 【拼音】:zhōng hé sháo lè 【简拼】:zhsl 【解释】:明 清 两代大乐,用于祭祀和大朝会、大宴饗。《明史·乐志一》:“凡大朝贺,教坊司设中和韶乐於殿之东西,北向;陈大舞於丹陛之东西,亦北向……其大宴饗,教坊司设中和韶乐於殿内,设大乐於殿外,立三舞杂队於殿下。”《清史稿·乐...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中和韶乐是指和谐美好的音乐,比喻和谐相处、共同进步的场景或氛围。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可用于形容人们和睦相处、团结协作的情景,也可用于形容和谐美好的音乐。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中和韶乐出自《论语》中的一句话:“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君子之间虽然有不...
明代统治者一统天下之后,按照“王者功成作乐”宫廷音乐创作的指导思想,希望通过重振中和韶乐,从而实现以礼乐治国的政治目的。清代统治者相较于前朝则更加倡导恢复中和韶乐的古之乐制,多次对其加以考订。明清中和韶乐乐音纯正,舞姿庄重,颂词唯美,因此具有教化民众、移风易俗的社会功能。中和韶乐最初的形制称为“雅乐...
(4分)“中和韶乐”源于周代的雅乐,明朝之初经重新改组而得名,教习和表演于天坛神乐观(乾隆时期改称“神乐署”)。它在明清两代用于祭祀、朝会、宴会等,是典型的宫廷音乐。“中和”出自《礼记·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的修养达到了中正平和,天地便各归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了。“...
结合【材料一】中第①自然段“中和韶乐源于中国古代雅乐,是古代皇家祭祀天地日月时的音乐,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了。明朝的时候,朱元璋正式将雅乐更名为中和韶乐,沿用至今”,这明确了中和韶乐的悠久历史和名称由来,可作为介绍中和韶乐历史渊源的依据;第②自然段“《律吕正义后编•祭祀乐通例》中记载,乐队中有乐生71...
在大年初一奏响的中和韶乐,正是秉持着中正、平和的核心思想,以乐贯穿礼的始终,借乐教和,涵养人心,开启和谐的新一年。韶尽美矣,亦尽善矣 取四海之物,发天地之音 回响在大年初一的古老乐章 正在让这记载文明的文化遗产重新活起来 传承经典文化,奏鸣非遗乐章 在天坛,共同遇见中和韶乐 温馨提示:来园游览前请...
中和韶乐行进展演大年初一亮相 今年,天坛公园还首次打造了“非遗荟聚过大年”特色迎春游园会,让市民游客感受独有的非遗文化底蕴。中和韶乐曾是用于祭祀、朝贺等重大国事活动的专用礼仪性音乐。大年初一上午10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天坛神乐署中和韶乐的传承人将首次以行进展演的方式演奏导迎乐、太平令等节奏欢快喜庆的...
中和韶乐源于中国古代雅乐,又名郊庙乐,是一种将礼、乐、歌、舞融为一体的典礼音乐。它是明清两朝举行祭祀、朝会及宴飨活动时所使用的音乐,也是中国古代最具典型意义的宫廷音乐,历史源远流长。 中和韶乐被孔子赞为“至善至美”的音乐,受到了古代儒家学者的推崇。中国古代的统治者信奉“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
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材料一:ㅤㅤ中和韶乐就是雅乐,是古代皇家祭祀天地日月时的音乐,至今有3000多年历史。明代的时候,朱元璋正式将雅乐更名为中和韶乐,沿用至今。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