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有三讲两不怕”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指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讲礼貌、讲军容、讲卫生,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1980年底,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号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根据军队的特点,于1981年2月提出了“四有三讲两不怕”的口号。背景 ...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这是上个世纪60年代人民军队中广为流传的一句战斗口号。这句口号,来自于驻藏部队的英模集体——“阳廷安班”所在的连队。一不怕苦,是进藏修建举世闻名的康藏公路;二不怕死,是驻藏后的对印自卫反击战中,阳廷安及其战友用生命践行的誓言。“两不怕”精神蕴含的,是一支部队的过硬作...
1979年,边境自卫还击战中,官兵们顽强奋战、不怕牺牲,历时12天突破敌重点防线、重创敌主力部队,圆满完成上级赋予的战斗任务,再次展现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 传承在强军兴军的伟大征程中 时间变迁,十八军的建制已存历史,但是“两不怕”精神却代代传承。官兵们发扬“两不怕”精神,先后完成维稳救灾、...
“两不怕”精神 1965年5月1日,王杰在日记中写道:“我们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一个大无畏的人。”这“两不怕”精神作为王杰精神的内核,浓缩了王杰精神的精华,折射了英雄成长的心路历程。正是对党的大忠、对人民的大爱、对国家和民族的大义,才使...
为响应中央关于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号召,1981年2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根据部队的特点,向全军提出“四有、三讲、两不怕”的口号,即“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讲军容、讲礼貌、讲纪律,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邓小平对此表示赞赏并给予高度评价。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报告提...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种种困难和挑战,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如果我们能够具备“两不怕”的精神,那么就能够更加坚定地走向成功。而我在实践生活中,也深深地感受到“两不怕”精神的力量。 首先,不怕困难。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这些困难有时会让我们不知所措,有时更会让我们感到束手无策。但...
毛泽东:两不怕,赴日参赛。1971年,形势严峻。我国与昔日盟友老大哥的关系已经破裂,苏联在边境陈兵百万,更不断对我国内进行核威胁,国家安全受到严重挑战。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疲惫的美国大兵在越南的稻田和丛林中挣扎了8年。据统计,美国每年为此耗费300亿美元和4500万吨石油,有5.6万美国人永远失去了生命。...
学习践行“两不怕”精神 争做新时代王杰式好战士 王杰,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他用生命践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连队门前广场上,矗立着王杰半身铜像,毛泽东主席题写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八个红色大字熠熠生辉。习近平对学习弘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高度重视。担任军委主席后...
从华北平原到雪域高原,从抵御侵略到保家卫国,魏克的战斗足迹遍布祖国各地,也让“两不怕”精神血骨更丰代代赓续。 ▲“两不怕旅” 1938年,18岁的魏克亲眼见证了日寇在淝城肆虐。受身为地下党员的兄长魏麟甫影响,他加入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成为一名抗日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