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微不罚’‘首违不罚’的规定,在法律框架内给予了人民群众和经营主体一定的容错空间,将人为关怀纳入到行政执法,兼顾了法律的力度与温度,我们将规定落实到公安机关的每一项执法行为、执法活动中,为平安浙江、法治浙江作出公安机关应有的贡献。”浙江省公安厅法制总队总队长胡耿说。“轻微不罚”是浙江法治公安...
“首违警告”亦是处罚的一种,仍需驾驶员前往交警队或12123APP软件上处理,对符合有关条件的部分轻微交通违法,当事人在12123处理时,可以选择“学法免罚”观看相关视频后,免除罚款处罚。否则该违法一直存在,会影响车辆年检。 尽管首违警告不扣分、不...
“首违不罚”、“轻违不罚”是指对首次交通违法行为“只警告,不罚款,不记分”。● 首违免罚需要具备的条件有:(一)机动车六个月内无违法。机动车六个月内无现场、非现场违法,之前的非现场违法必须已处理交款且满六个月; (二)机动车所有人六个月内无违法。机动车所有人六个月内无现场、非现场违法...
法院生效裁判认为:2021年7月15日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新增了“首违不罚”规定,对于“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结合行政处罚法第五条第二款“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
1、机动车不按停车泊位的标识方向停放的 2、驾驶电动自行车未佩戴安全头盔的 3、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穿道路时低头看手机、嬉戏等影响其他车辆或者行人通行的 多次违法未处理是否适用? 现场查获违法时,民警将核查驾驶人在周期内是否有其他违法,符合“首违免...
酒醒之后,朱某才想起来自己不是驾驶员,做假证是违法行为。但这对交警执法的影响不大,朱某也没有前科,也不是故意撒谎,最终宁波象山交警对他不予处罚。我国2021年修订《行政处罚法》,出台“轻微不罚”、“首次不罚”、“优驾容错”等人性化执法操作。近日在嘉兴平湖召开的浙江法治公安建设工作会上,平湖公安介绍...
近几年,这些言论多不胜数,不能打孩子,会让孩子厌学啦,不能骂孩子,对亲子关系不好啦;像是只要不打不骂,就能教育出一个好孩子。 今天国学君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第三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上的演讲。 面对动辄就强调快乐教育,体罚被教育禁绝的中国,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的这番演讲,...
笔者认为,该企业的违法行为已产生轻微生态环境危害后果,就不再适用“轻微”不罚。执法人员应通过调查询问、视频监控等方式,确认该企业的违法行为是否首次。如果是首次,可以适用“首违”不罚。如果不是,则应依法进行行政处罚。“轻微”与“首违”不罚的法律制度不一样。“轻微”不罚是“不予行政处罚”,“首违...
第二、杭州对电动自行车的执法比较人性化 杭州曾经也大规模的抓过超标电动车,对于闯红灯的行为也是零容忍,基本上也会罚款。但是2021年以后,杭州电动车的治理从罚款开始向教育为主,对于那些不带头盔、闯红灯的车主,基本上都是进行“视频教育”,罚款的相对较少!最近几年的“一盔一带”行动,最早其实就是发源于...
“初次违法不罚”规定的法理逻辑是:当事人及时改正是教育和不罚的基础和条件,基于行政机关的说理释法和教育,当事人已对自身行为的违法性及其法律后果有清醒认识,并且具备了有改正的意愿,实施了改正行为,因此没有处罚的必要。我们在确定“初次”的“时间、空间、领域”三个维度时,应当遵循其法理逻辑,充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