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者尧治天下,不赏而民劝,不罚而民畏。今子赏罚而民且不仁,德自此衰,刑自此立,后世之乱自此始矣。”该言论可能出自( ) A. 道家 B. 儒家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不赏而民劝,不罚而民畏。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不奖赏,可是百姓都相互劝勉;不使用刑罚,可是百姓却都很畏惧。(共2分,准确解释“赏”“罚”等词语,语言表述顺畅即可) 反馈 收藏
不赏而民劝,不罚而民畏 0 2023-01 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 0 2023-01 周将处夫材与不材之间 0 2023-01 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 0 2023-01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1 2023-01 山木自寇,膏火自煎 0
伯成子高曰:“当尧之时,未赏而民劝,未罚而民畏。民不知怨,不知说,愉愉其如赤子。今赏罚甚数,而民争利且不服,德自此衰,利自此作,后世之乱自此始。夫子盍行乎?无虑吾农事!”协而耰②,遂不顾。夫为诸侯,名显荣,实佚乐,继嗣皆得其泽,伯成子高不待问而知之,然而辞为诸...
是以君子尚宽舒以苞其身,行中和〔1〕以致疏远〔2〕;民畏其威而从其化,怀其德而归其境,美其治而不敢违其政。民不罚而畏〔3〕,不赏而劝〔4〕,渐渍〔5〕于道德,而被服〔6〕于中和之所致也〔7〕。【注释】 〔1〕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
【题目】“昔者尧治天下,不赏而民劝,不罚而民畏。今子赏罚而民且不仁,德自此衰,刑自此立,后世之乱自此始矣。”该言论可能出自()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解析】依据题干“不赏而民劝,不罚而民畏”可以看出体现的是无为而治的思想,结合所学可知,这是道家的思想,故A...
B.民不知怨/不知说/今赏罚甚数/而民争利且不服/德自此衰利自此作/后世之乱自此始/夫子盍行乎/无虑吾农事/C.民不知怨/不知说/今赏罚甚数而民/争利且不服/德自此衰/利自此作后世之/乱自此始/夫子盍行乎/无虑吾农事/D.民不知怨/不知说/今赏罚甚数/而民争利且不服/...
英语翻译秦非不欲治也,然失之者,乃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故也.民不罚而畏,不赏而劝,渐渍于道德,而被服于中和之所致也.
英语翻译秦非不欲治也,然失之者,乃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故也.民不罚而畏,不赏而劝,渐渍于道德,而被服于中和之所致也.
英语翻译秦非不欲治也,然失之者,乃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故也.民不罚而畏,不赏而劝,渐渍于道德,而被服于中和之所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