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马石是收藏于周口华威民俗文化博物苑的文物。文物介绍 马、骡、驴是旧时代步的主要工具,用于上下马、栓马。中国封建社会强调“卑尊有分,上下有等,谓之礼”,视宅舍宫室为“礼之具也”。所以旧时宅前有无上马石、栓马桩是宅第等级、主人等级的一个划分标准。现收藏于周口华威民俗文化博物苑。有关知识介绍 ...
从装饰艺术的细腻视角来看,党家村的上马石以其丰富多彩的纹饰为主题,巧妙融合了动物、植物与几何三大元素,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吉祥寓意。 “图必寓吉,意必祥瑞”,上马石的动物纹饰尤为生动,狮子、麒麟、奔马、羊、鹿、兔等形象跃然石上,尤其是狮子,作为正...
厂家青石石座 青石柱墩石 古建筑仿古石墩 青石上马石 嘉祥县尚轩木业有限公司 6年 查看详情 ¥3000.00/个 山东济宁 石雕上马石 庭院摆件室内外石头 青石上马石 室内 尚轩木业品牌 嘉祥县尚轩木业有限公司 6年 查看详情 ¥3000.00/个 山东济宁 门口装饰摆件 黑青石上马石 庭院花架石座 黑青石 尚轩木业品牌...
上马石的寓意和象征 上马石,又称“马台”,是古代贵族、官员等门前的必备设施。它的主要功能是为骑马人提供上下马的便利。通常,上马石由两块巨石组成,一边刻有“上马”字样,另一边则相应地刻有“下马”。然而,上马石的功能远不止于此。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它还成为了一种象征礼仪和尊卑秩序的文化符号。官员...
上马石。在以马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时代,讲究的宅门前往往设有上马石。便利蹬鞍上马与下马。因此,上马石的全称应该是上下马石。上马石,古代称为马台。宋《营造法式·石作制度·马台》记载:"造马台之制:高二尺二寸,长三尺八寸,广二尺二寸。其面方,外余一尺六寸,下面作两踏。身内或通素,或迭涩造...
上马石又名骑马石,是上马的垫脚石。上马石起于秦汉时期,明清较为流行。 在古代官宦和大户人家的大宅门前常设置两块巨石,从侧面看巨石是L形,是一个具备有两步台阶的石头,通常多为青石或花岗石,不加雕琢,也有白色大理石。经精细雕琢的上马石、拴马桩是过去大宅门前的一道风景,寓意官运亨通。 (版权所有,转载...
今天在乡下收了两个完整的上马石,还听到了另一种关于上马石的说法。据说古代上马石是中国古代使用的一种马杀伐祭祀器具,主要用于开展军事仪式和祭祀典礼。这种石器制作精美、结构复杂,被视为我国古代的珍贵文物之一。上马石的形状类似于马形,高约1.5米,宽约2米,重达近10吨。其制作工艺复杂,需要大量的人力、...
清代上马石是一件清朝时期文物。此展品为清代文物。高66厘米,宽96厘米,厚36厘米。古代的大户人家,在宅门前常设置两块巨石,一块为上马石,一块为下马石,下马石因语言禁忌,故同称上马石,所以习惯上就称上马石,是为骑马人准备的,为拐角形成阶状有块,是一个具备有两步台阶的石头。第一步台阶高约30厘米...
上马石与拴马石都设于大门前。古代官吏与有财势的人家出行多以骑马代步,因此在官府和一些大宅第门前设有上马石与拴马石,以便来客上马与拴马之用。拴马石有两种形式,简单的只是在大门外侧砖墙上砌入一块石材,石材上凿有透空孔眼供拴马用。多数拴马石为独立的一根石柱,柱身不高,柱头多用几何形、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