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一场犹太难民重聚上海的活动让大众知道,在半个多世纪前,这座城市曾救助了近2万名欧洲犹太难民。而对那些逃亡来此的犹太人来说,上海仿佛成为了“诺亚方舟”一般的救赎。范狄参观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摩西会堂旧址)此次拍摄,范狄的第一站是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这里是二战期间上海犹太难民经常聚会和举行宗...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地处虹口区长阳路与舟山路交汇处,建立于2007年,以当年在沪犹太人活动中心之一的摩西会堂旧址为核心建造的。纪念馆于2020年11月完成扩建。新馆建筑面积达到约4000多平米,包括摩西会堂旧址及其西侧、南侧原居民楼,保留了其原有建筑风貌。到目前,纪念馆征集到的史料已经达到约1000件(组),新馆通过场景...
然而,上海沦陷之后,生活在这里犹太人的所作所为却叫人一言难尽。犹太难民在上海的居住证。这名看上去文质彬彬的犹太男子是一名服装设计师,当时住在舟山路。发证机关为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手写部分都是日文。站在犹太人聚居区的一个日本海军陆战队员,几名犹太男子在身后探头探脑地看,其中一个面带微笑,尽可能...
1948年,以色列立国,不少上海犹太人辗转来到以色列,成为了第一批以色列国民。这些离开上海的犹太人一直带着自己过去的记忆,有的在西方功成名就,甚至影响了历史的进程。比如后来担任美国卡特政府财政部长的布鲁门塔尔,他在上海度过了八年时光,也学会了上海话。布鲁门塔尔把上海当成第二故乡,他也是当时卡特内阁当中为...
“梅辛格”计划流产和“上海隔都”就在上海犹太人的生活稍微看到一丝希望的时候,1942年纳粹党通过了犹太...
以色列刚否认中国救过犹太人,上海犹太纪念馆就关门,是凑巧吗?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巧合。二战期间,当纳粹残酷迫害犹太人的时候,中国成为犹太人的避难所。上海这座城市,敞开怀抱,无需签证地接纳了数以千计逃离欧洲的犹太难民。而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刻,一位中国外交官何凤山的英勇行为,将永远铭刻在犹太人民的心中...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里的一块展板,记录着犹太音乐人在上海的珍贵历史。1938年11月,“水晶之夜”爆发后,犹太难民纷纷逃离欧洲,其中有四百多位音乐人来到上海,为这座城市带来了丰富的音乐生活。展现犹太民族精神的希伯来-意第绪音乐、风靡欧美的卡巴莱爵士乐和流行音乐,还有音乐剧、轻歌剧等,不同形式的音乐在上海...
提起犹太人,一般人想到的往往是富足,但其实并非所有的犹太人家庭都是如此,哈同家就属于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家庭。据一些资料显示,哈同早年在巴格达时,常年需要常年要去拾破烂贴补家用,后来哈同的父母在巴格达,实在看不到咸鱼翻身的希望,就带着哈同辗转到了大上海。那么哈同一家当年为什么会选择去遥远的上海呢?这...
同年7月,犹太银行家保格拉斯来到上海,宣布将要向我国云南地区移民多达10万欧洲犹太人,并且这个计划已经得到了当时云南省政府主席的同意。不过,当时由于资金匮乏,战火又在华夏大地迅速蔓延,这个计划也终于流产。犹太人上海避难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战火点燃前夕,犹太人已经在纳粹德国的压迫之下受尽了折磨,希望...
犹太人对上海的态度 犹太人之所以组团逃到上海是因为纳粹德国狂妄认为全世界不会由国家愿意收容犹太人,因为犹太人在欧洲是人人喊打的存在。甚至就连沙皇时代的俄国,都仇恨犹太人。按照英法德这些国家的观念,俄国属于东方国家,所以德国人认为,东方也不会有国家愿意收容犹太人。而中国当时驻德的外交官给犹太人签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