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县和孝镇纪桥村西头有座大墓冢,“三王墓”。相关传说 汝南县和孝镇纪桥村西头有座大墓冢,“三王墓”。相传,战国时代,楚王的王妃白天摸了一下铁柱子,晚上就生下了一块铁,这自然是块奇铁,楚王就把当时楚国最著名的铁匠干将找来,命令他用这块铁打一把剑,打一把“能飞起来杀人的剑”。干将带了...
三王墓 [ sān wáng mù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sān wáng mù ] 相传楚·干将·莫邪为楚王铸剑,剑成,楚王杀莫邪。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热搜字词黄澄澄 读后感 千里眼 里程碑 繁体字 近义词 ...
汝南宜春境内有三座墓相连,统称三王墓。春秋未期,楚王命干将、莫邪夫妇铸剑,花了三年才铸成宝剑,分雌剑和雄剑。干将拿着雌剑要去献给楚王,临行前对妻子说:“我替楚王铸剑,三年才铸成,楚王一定很生气,必定会杀了我。你若生男孩,长大后告诉他:出门望着南山,见松树长在石头上,宝剑在树的背上。”于是...
三王墓 干宝〔魏晋〕 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欲杀之。剑有雌雄。其妻重身当产。夫语妻曰:“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杀我。汝若生子是男,大,告之曰:‘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王大怒,使相之。剑有二,一雄一雌,雌来雄不来。王怒,即杀之...
三王墓:为明代鲁惠王、鲁端王、鲁恭王之墓。位于圣水峪乡皇城村北的二旗山前。恭王之墓居西,南北长12米,东西宽14米,高4米。端王墓居中,南北长10米,东西宽14米,高3米,南面已遭破坏,露出夯土层。东为惠王墓,已被盗掘,现为平地。三墓东西相距约600米。恭王墓原有陵园,尚存遗迹,有琉璃瓦及柱基...
常氏三王墓,位于怀远县常坟镇常坟村,墓主为明朝开国元勋常遇春的曾祖父母、祖父及父母亲。占地350平方米,整个墓区占地二百余亩。2004年10月28日公布为安徽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沿革 常氏三王墓封土高4米,占地350平方米,整个墓区占地二百余亩。墓区内遍植松柏,大小石像生、碑碣排列有序。文物遗存 常氏三王墓...
《三王墓》原文: 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欲杀之。剑有雌雄。其妻重身当产,夫语妻曰:“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杀我。汝若生子是男,大,告之曰:‘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王大怒,使相之。剑有二,一雄一雌,雌来雄不来。王怒,即杀之。 莫...
三王墓的故事在《烈士传》、《吴越春秋》、《越绝书》、《博物志》、《列异传》、《楚王铸剑记》中均有记载,文字稍有出入,以《搜神记》记载最为详细,文辞最为优美: 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欲杀之。剑有雌雄。其妻重身当产。夫语妻曰:吾为王作剑,三年乃出。王怒,往必杀我。汝若...
吴王的头颅应声而落,而眉间尺的头颅则紧紧咬住吴王的耳朵,展开了激烈的搏斗。见此情景,黑衣人割下自己的头颅助战。经过七天七夜的鏖战,眉间尺和黑衣人终于战胜了吴王。然而,三颗头颅在锅中煮得稀烂,无法分辨彼此。人们只好将锅中的东西分成三份,分别葬在三个地方,并修筑了坟墓,统称为“三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