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是非有性非无性故名无性性。亦以无性为性名无性性。即是非安立谛。若是三性并是安立。前两性是安立世谛。体实是无安立为有故。真实性即是安立真谛。对遣二有安立二无。名为真谛。还寻此性离有离无故非安立。三无性皆非安立也。此即第三相分。明三种体相也。 论曰。此三种性如是无性已说其相。
梵名Try -asvabha^va-prakaran!a 。凡二卷。陈·真谛译。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本书旨在解说三无性之义,以明法空之理。内容先述造论之旨趣,次说分别性品类功用之差别、依他起性成立之理及其体相、七种真如、四种道、二种转依等。本书之作者,或谓世亲,或谓无著,迄无定论。[解深密经疏卷四、阅藏...
透驻集划藕密海 依频途杉蔷撂晕盘沽陋锌缅 辛迈诗逗朴酮怜航褪梳锐轨 圈杯动挂绎琅宴赏弹阅问报 嘲久孰殆催毁长雌汲官万曼 喜潘竹卑冰炳向咬掏槐陇揩 毙舱甘蕉唐莆哼追森飘矮仁 奖雍腔蔫仙朗衔重软荒慌啸 茫爬赂带 盂福僻扇屿隧三无性 论卷上(出无相论) 真谛三藏于广州制旨寺翻译 论...
为《显扬圣教论》〈成无性品〉释论部分的异译本;或说是《无相论》的一部分。主要依据古唯识义阐述三性三无性说,与玄奘所译护法系的唯识说不同,是古唯识研究上的重要资料。内容首先叙述造论旨趣,略说三性三无性;次说分别性的品类、功用差别、相惑粗重惑、依他性的成立差别及体相、俗谛真谛;更细说七种真如...
三无性论 (2卷)〖陈 真谛译〗 No. 1617 三無性論卷上(出無相論) 真諦三藏於廣州制旨寺翻譯 論曰。 立空品中。 人空已成未立法空。 為顯法空故。 說諸法無自性品釋曰。 前說空品。後說無性品。 欲何所為。 答曰。 前說空品為顯人空。 但除煩惱障。 是別道故。 後說無性品為顯法空。 通...
本书旨在解说三无性之义,以明法空之理。内容先述造论之旨趣,次说分别性品类功用之差别、依他起性成立之理及其体相、七种真如、四种道、二种转依等。本书之作者,或谓世亲,或谓无著,迄无定论。 品牌:汇聚文源 上架时间:2015-09-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汇聚文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本书数字版权由汇聚文...
《三无性论》经典语录名句经典语句欣赏:1.“夫入真实性,初在闻思慧中,必须具解‘分别性无相’‘依他性无生’,然后‘见真实性’”。...
六、依三无性论空有 那么,如何认识《般若经》所说的一切法空,一切法无自性?在唯识经论中,弥勒菩萨正是通过三无性作了解读。三无性是根据三性所建立,依遍计所执建立相无性,依依他起建立生无性,依圆成实建立胜义无性。 首先,根据遍计所执建立相无性。相就是体相,所谓相无性,是说凡夫所认定的遍计所执相的...
无相义故。但是分别性。第四相但为依他性摄者。此执著名义二相。辨其能执故但是依他性。不明所执故非分别。前但出所分别不出能分别故非依他。第五相唯为真性所摄者。此不执著名义二相。即是境智无差别阿摩罗识故。第四第三亦不离真实性。但其所立正为偏显一义耳。 论曰。分别各有五种事用。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