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法界 摘自:佛学次第统编 - 明·杨卓 法界有一法界多法界。 一、一法界 六大不改其性,自然缘起而成一切法,是故一切法即六大,六大即一切法也。然其在能生六大之位,则诸法差别之相亡泯,唯坚湿煗动无碍了知之法性六德而已,无相而平等,故云一法界,一者平等无差别之义也。更多:https://www.bmcx.com...
法界缘起之要点,在于“一多相入”和“一多相即”。给大家举个例子,帮助理解“一多相入”和“一多相即”。 比如,有银两十钱,此十钱因一钱而成。为何呢?自性中本无十钱, 此为缘起法, 一钱积累而成十钱,无一钱就无...
◎星云大师|一即是多 《华严经》的四法界思想,其中“事事无碍”法界,不但事理无碍、人我无碍、一多也无碍;以华严的观点来看,可说是“一个不算少,万亿个不算多”。 你认为一只是一,我认为一就是多,没有错;你...
其实在去之前已经在网上搜索到过#观音法界,它是一个耗资高达60多个亿,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的大型佛教文化项目。如果您之前去过南京的牛首山,您就会发现设计的元素非常的相似,这里告诉大家一个知识,其实他们师出同源,都来自于同一个设计团队。从其他网友放出来的视频或者是照片看,觉得值得一去。这次亲身...
一真法界没有有十道。一真法界是形容华严境界。一,即不二;真,即不妄。交彻融摄,故称法界。即是诸佛平等法身,从本以来不生不灭,非空非有,离名离相,无内无外,惟一真实,不可思议,故称一真法界。也就是众生本自具足的如来本性,不是什么佛圆满后才可以修得一真法界,这种理解是错误...
第十五节 圆教法界观(1)智者大师从《法华经》得到启发,开发了天台宗宏阔的“圆顿止观”修行体系。《摩诃止观》就是智者大师详细阐述圆顿止观心法的著作。按照荆溪湛然大师在《止观义例》中的说法,《摩诃止观》的大义,就是揭示“圆顿佛乘正行之大体。”《摩诃止观》虽然零散地引用了大量的经典,但其经典依据,主要有...
莲华多花多果,比喻圆教人因地用心,一行具万行,一法融万法,从全体法界而起修,最终有广大的德用。所谓“因含万行,果圆万德”。莲比喻果,华比喻智慧;莲代表实相智慧,华代表方便权智。莲与华都实实在在对应连接,为莲故开华,华莲俱实(不虚妄),即是即实而权;华开而莲现,比喻即实而权。华落莲即成熟,莲成熟...
其实在去之前已经在网上搜索到过#观音法界,它是一个耗资高达60多个亿,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的大型佛教文化项目。 如果您之前去过南京的牛首山,您就会发现设计的元素非常的相似,这里告诉大家一个知识,其实他们师出同源,都来自于同一个设计团队。从其他网友放出来的视频或者是照片看,觉得值得一去。这次亲身体验...
《三藏法数》在解释“一真法界”时说道:“无二曰一,不妄曰真,交彻融摄,故曰法界。即是诸佛平等法身,从本以来,不生不灭,非空非有,离名离相,无内无外,惟一真实,不可思议,是名一真法界。”这就说明诸佛各有自己的法身,故曰:“交彻融摄”、“平等法身”。如果仅有一个法身,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