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HJT电池衬底通常为N型单晶硅,而N型单晶硅为磷掺杂,不存在P型晶硅中的硼氧复合、硼铁复合等,所以HJT电池对于LID效应是免疫的。HJT电池的表面沉积有TCO薄膜,无绝缘层,因此无表面层带电的机会,从结构上避免PID 发生。HJT电池首年衰...
TOPCon:晶科能源是TOPCon技术的先行者,其生产的TOPCon电池片效率不断提升,已实现大规模量产,并已经在全球多个光伏项目中得到应用。HJT:爱康科技作为HJT技术的领军企业,正在积极推动HJT技术的商业化应用。爱康科技等公司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规模化生产,实现了HJT电池片在成本和效率上的双重突破。BC:爱旭股份专注于B...
由于HJT电池衬底通常为N型单晶硅,而N型单晶硅为磷掺杂,不存在P型晶硅中的硼氧复合、硼铁复合等,所以HJT电池对于LID效应是免疫的。HJT电池的表面沉积有TCO薄膜,无绝缘层,因此无表面层带电的机会,从结构上避免PID 发生。HJT电池首年衰减1-2%,此后每年衰减0.25%,远低于PERC电池掺镓片的衰减情况(首年衰减2%,此后每...
由于HJT电池衬底通常为N型单晶硅,而N型单晶硅为磷掺杂,不存在P型晶硅中的硼氧复合、硼铁复合等,所以HJT电池对于LID效应是免疫的。HJT电池的表面沉积有TCO薄膜,无绝缘层,因此无表面层带电的机会,从结构上避免PID 发生。HJT电池首年衰减1-2%,此后每年衰减0.25%,远低于PERC电池掺镓片的衰减情况(首年衰减2%,此后每...
PERC是24%; TOPCon是26%,是德国4厘米的小面积实验室记录,大面积来看晶科商业化最高效率是25.4%; HJT是隆基M6商业化达到26.3%。 产线名义效率(为产线自己宣传报告,可能有些因素未考虑在内): PERC是23%;TOPCon是24.5%;HJT是24.5%。 根据市场上组件功率来推测,有时候说测试效率很高,但是做成组件功率不是很高。
其中,Topcon、HJT(异质结技术)和PERC(钝化发射极背面电池)技术成为了当前太阳能市场的三大支柱。这些技术各具特色,选择哪种技术往往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效率、成本、稳定性等。因此,深入了解这些技术的优缺点显得尤为重要。接下来,我们将逐一探讨这三种技术的关键差异,以帮助您在寻求可持续能源的道路上做出明智...
N型HJT也是目前市场热议的一个技术路线,但此技术路线存在几个问题急需行业去解决:首先是设备成本,从PERC技术转向TOPCon技术,电池产线还有70%左右可以兼容,每GW的新增投资额在5000-7000万左右,而HJT产线需要重新搭建,每GW投资额达3.5亿以上,现在整个光伏行业有超200GW的PERC产能,转型做HJT后的PERC产能包袱是整个产业...
单双面P-PERC电池工艺生产流程 2 N型电池①:TOPCon,技术过渡最优选择 TOPCon(Tunnel Oxide Passivated Contact)——氧化层钝化接触。正面与常规N型太阳能电池或N-PERT太阳能电池没有本质区别,电池核心技术是背面钝化接触。电池背面由一层超薄氧化硅(1~2nm)与一层磷掺杂的微晶非晶混合Si薄膜组成,二者共同形成钝化接触...
个人认为,一定是Topcon技术!一、两者转换效率的对比 当前电池的主要技术路线及其效率如下图所示。图1:太阳能电池分类 从上图可以看出,Topcon和HJT的转换效率都是25%左右。但Topcon有其他明显的优势:Topcon效率可升级到28%,且设备与PERC兼容 现有的P型PERC电池,可以采用Topcon设备进行升级,做成P-Topcon,使转换...
目前PERC、HJT、TOPCon电池的最高效率纪录依次为24.06%(隆基)、25.11%(汉能)、25.70%(Fraunhofor), 平均量产效率依次为22.5%、23.7%、23.5%左右,其中HJT和TOPCon效率均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具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二)新型高效电池量产工艺比较 目前实现小规模量产(>1GW)的新型高效电池主要包括TOP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