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新型债券,在中国内地,TLAC债券的发行要求主要在《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规定,本文将结合《办法》和实务经验,就内地TLAC债券发行制度和TLAC债券的海外发行可行性进行解读。 TLAC监管指标简介 2008年全球金融...
5月15日,工商银行发行2024年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第一期),发行规模为300亿元,成为我国五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中首个发行TLAC债券的银行。专家分析认为,当前我国五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仍旧面临TLAC缺口。短期来看,完成第一阶段目标预期乐观,而长期TLAC债券发行需求广阔,未来发行或将增量增速。工行...
随着2025年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TLAC达标期限的临近,五大行正在积极采取措施以满足监管要求。发行TLAC非资本债券是银行达到TLAC要求的主要途径。目前,建行、农行已率先完成了2024年TLAC非资本债券的发行任务。TLAC是指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在进入处置程序时,通过减记或转为普通股等方式吸收损失的资本和债务工具的总和。TLAC非...
(六)从整个银行业和金融体系来看,TLAC债券的发行为之提供了新的资本补充渠道,有利于提高银行的资本水平,增强银行的抗风险能力。未来,五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在TLAC债券的发行数量和规模上都会逐渐增加。
TLAC是指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在进入处置程序时,通过减记或转为普通股等方式吸收损失的资本和债务工具的总和。TLAC非资本债券则是为了满足TLAC要求而发行的金融债券,该工具能够在必要时吸收损失,防止风险外溢。在五大行存在TLAC缺口的背景下,TLAC非资本债券发行规模增加的预期受到投资者关注。业内预计,该类债券将常态...
【浙商银行FICC·固收】TLAC非资本债券研究分析### 2024年1月26日,中国银行公告的《董事会决议公告》,通过1500亿元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务工具(TLAC非资本)的发行计划,随后农行、工行也随即发布公告,发行规模分别不超过500亿元、600亿元的TLAC非资本债券,目前三家大行发行的规模上限为2600亿元。一、TLAC监管体系...
这一事件的完成,标志着今年以来,我国已有5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成功发行了TLAC非资本债券。TLAC非资本债券,这一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创新型债券品种,旨在满足银行的总损失吸收能力要求。此类债券具备损失吸收功能,且不属于商业银行的资本范畴,为银行在面临风险时提供了额外的抵御能力。据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
8月13日,建设银行完成了2024年第一期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TLAC债券)定价。建行是继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后,第三家完成TLAC债券发行的国有行。此前,农业银行TLAC债券发行计划也已获批,另据公告,交通银行披露今年计划发行不超过1300亿元相关债券,业内普遍预计,为满足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达标要求,...
我们预计TLAC债的收益率可能会比其他资本工具略低。如果市场是有效的,受偿顺序越高的债务工具,收益率可能会越低,但对于发行银行来说,发行成本就更低。界面新闻:2022年4月29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发行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有关事项的通知》,业界预期,国有四大行将在2022...
实际上,早在今年年初,国有五大行已陆续披露TLAC非资本债券发行计划。澎湃新闻据银行公告梳理,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将分别发行不超过1500亿元、500亿元、600亿元、500亿、1300亿元的人民币或等值外币。其中,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将在境内外市场发行TLAC非资本债券,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