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Tipping Point这种书,读原著一定是比读翻译有意思的。原著给人带来无比的亲切感,似乎每个案例都和自己息息相关,你看的是故事。而翻译本就变成了生硬的教材,似乎案例仅仅是为了讲道理而存在的,你看的是理论。 这本来不是什么书评,就是一点随想。不过暂且谈谈书的内
我来试着用Tipping Point 所讲述的原则来解释现在的流行现象,First, “很黄很暴力”这句话最近很流行,首先出现在央视新闻节目当中,新闻的内容是央视记着采访了一个小学生,这个小学生说她在上网的时候弹出了一个页面,这个页面“很黄很暴力”,她赶快把页面的关掉了。Ok,分析一下,大部分人听了这条新闻估计脑子里面...
Book Review: The Tipping Point: How Little Things Can Make a Big DifferenceMental health servicesCarersParticipatory action researchCarers Against StigmatDdoi:10.1108/13619322200000028ReedZoeMental Health Review Journal
Free Essay: Book Review - The Tipping Point - Gladwell Purpose or Theme of the book The main them of the book is that little changes can have a big effect on...
The Tipping Point 作者: Malcolm Gladwell 出版社: Back Bay Book副标题: How Little Things Can Make a Big Difference出版年: 2002-1-7页数: 304定价: 15.99美元装帧: 平装ISBN: 9780316346627豆瓣评分 8.1 1539人评价 5星 29.0% 4星 48.5% 3星 20.0% 2星 2.2% 1星 0.3% ...
The Tipping Point - 随想 他的书读过了三本,也基本摸清楚了他写作的思路。 喜欢他的书的原因是读完之后我时行好多思考。把许多似懂非懂的潜意识里的小观点让我慢慢捋顺,有时候甚至感觉是愰然大悟。 题外话,我不觉得标题上写英文原版就会有多么的高大上。所以,很少填 ,但是在外人看来这是一个很加分的点。
《引爆流行The-Tipping-Point》读书总结《引爆流行》(The Tipping Point)读书总结 P4 换句话说,造成流行病爆发的方式不止一种。流行病爆发需要3个条件,人们传播传染物的行为、传染物本身、以及传染物发挥作用所需的环境。当一种流行病爆发时,它就失去了平衡。它之所以爆发,是因为发生了某种变化,其中一个或两个或...
本周的精读文章来自于《哈佛商业评论》,这篇文章也被选为考研英语一2010年的阅读真题。文章结构清晰,逻辑严谨,值得我们模仿学习。文章最后的结论也很有趣。我们今天先来学习第一段和第二段😉 外刊原文 In his book The Tipping Point Malcolm Aladuell argues...
引爆趨勢 (The Tipping Point) 為什麼1998年的葡式蛋撻在大台北每個月業績可以高達五千萬元?為什麼麥當勞推出的Hello Kitty娃娃全台可以賣出1000多萬隻,而7-11的Hello Kitty磁鐵全台可以送出一億個?為什麼台北的每一家Mr. Donut每月可以賣出一萬個甜甜圈(日本只有兩千)?為什麼 iPod的2005年全球銷售量暴增到30萬...
The Tipping Point的书评。读英文书累人, 抛开自身词汇的局限性, 也在于外国作者的实在, 看似精致的小开本里每页都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母, 版式惊人的整齐而刻板, 一如国庆五十周年的仪仗队, 令人敬佩之余兼且头皮发麻, 即使你顶着New Yor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