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遗传学方面的另一个长期研究挑战是,通过随机插入来自根癌农杆菌(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一种植物病原体)的转移DNA(T-DNA)而创建出大量基因工程植物,并对其进行研究。目前已创建超过70万条T-DNA 拟南芥插入株系,可用于研究单个基因的功能。然而,传统研究方法无法完成这项挑战。T-DNA株系的选择原理很简单,...
T-DNA可能随机插入植物基因组内,导致被插入基因发生突变.用此方法诱导拟南芥产生突变体的过程如下:种植野生型拟南芥,待植株形成花蕾时,将地上部分浸入农杆菌(其中的T-DNA上带有抗除草剂基因)悬浮液中以实现转化.在适宜条件下培养,收获种子(称为T1代).
T-DNA与植物DNA的连接通常不干净,整合到植物序列中的T-DNA边界往往不精确,在T-DNA和植物DNA连接处也经常发现植物染色体出现删除、插入和重排等异常。转基因株系T-DNA整合位点以外的基因组区域也经常见到缺失。然而尚不清楚这些整合位点以外的缺失是由T-DNA整合造成的还是由于植物组织培养过程造成的。染色体倒位和易位...
运用高通量转化技术得到的T-DNA插入的突变体库,已经鉴定的独立的T-DNA插入株,几乎覆盖了所有的编码基因。 健康生长的时候还是蛮可爱的 获得转基因拟南芥T0代: 日常使用浸花法(floral dip method)(Clough等,1998)转化拟南芥。将拟南芥的花序放到含有农杆菌的转化介质中浸泡3~5分钟,在转化介质的帮助下,农杆菌可以穿...
T—DNA插入突变最大的用处是构建突变体库,在此基础上构建侧翼序列库;目前在拟南芥中已经建立了接近饱和的T—DNA插入突变体库,该突变体库包含超过225000个独立的T—DNA插入株系,在预测的29454个基因中有21700个基因发生了插入突变[6]。含T~DNA激活标签的拟南芥群体已经获得,并且在这些群体中已经获得大量的异常...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将T-DNA片段(T-DNA的区段带有潮霉素抗性基因)插入正常株(野生型)水稻愈伤组织单个染色体DNA中,导致被插入基因(PIN蛋白基因)发生突变,得到矮杆水稻(突变型)Q”,说明T-DNA片段使得PIN蛋白基因突变,正常水稻变成矮杆水稻,性状显现,属于显性性状. ...
1、 拟南芥T-DNA插入突变体的鉴定摘要:我们用CTAB法提取拟南芥的T-DNA插入突变体的DNA,然后用三引物法进行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来判断其为突变纯合体还是突变杂合体。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如何来判断纯和突变和杂合突变。关键字:拟南芥 T-DNA插入突变 突变体的鉴定前言: 拟南芥 拟南芥是十字花科的植物,它是植物...
水稻T-DNA插入群体的建立及突变体筛选
T_DNA插入产生的水稻白化苗突变的遗传分析_张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