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QLC驱动器非常适合它的预期目的,即低成本驱动器可以替代读入密集工作负载的HDD。虽然最高的性能甚至可以和基于TLC的高端驱动器相匹敌,但是在稳定状态下的性能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不像快速采用TLCNAND的高端消费类和企业级驱动器那样,除非显著提高QLC的稳态性能,否则我们不会很快看到TLC的替代品。 就NAS的用法而言,...
从结果来看,1TB的QLC固态已经达到了200GB的缓存容量设计,大约占硬盘容量的20%,比较有优势;而2TB的缓存容量是200-300GB,大约占硬盘容量的10-15%,满速写入区间优势不大,而在缓外速度方面有一定优势;如果不是满盘的长时间写入,QLC与TLC性能相差并不大,普通用户而言几乎感受不到什么差别。同时致态Ti600与腾...
尽管QLC SSD的单盘功耗更大,但由于其单盘容量更大,因此QLC SSD每个TB的平均功耗更小。典型QLC SSD平均每TB功耗为0.2W,而TLC SSD平均每TB的功耗为1.1W。按照一台服务器配置12片SSD、服务器(不含SSD)功耗500W计算,QLC SSD的整系统每TB功耗是0.9W,而TLC SSD为6.5W,两者之间相差悬殊。 QLC在每个cell中存储4 bi...
QLC每个单元可储存4bit数据,跟TLC相比,QLC的储存密度提高了33%。QLC不仅能经受1000次编程或擦写循环,而且容量提升了,成本也更低。从速度、寿命以及价格来看,QLC都比TLC更低,但是QLC的价格优势远远低于研发的预期,消费者期待之中的4TB及以上超大容量 SSD普及,并没有出现。如果单从P/E 寿命来说,TLC都和MLC...
4、QLC = Quad-Level Cell,即4bit/cell, 四层式存储单元,QLC闪存芯片颗粒有着比TLC更高存取时间,与此同时价格上对比TLC变低,优点就是能将容积做出来的更高,价格上变低,缺点便是P/E使用寿命较短,最初基础理论可读写频次仅150次,但随着技术和工艺的进步现在已提升了近十倍。
TLC三比特单元(每个Cell单元储存3个数据,有23=8个状态,不详列,如上图,有八种不同电压状态),成本低,容量大,但寿命越来越短(理论可擦写1500次),但随着技术的成熟,目前寿命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并成为目前闪存颗粒中的最主流产品。 QLC四比特单元(每个Cell单元储存4个数据,有24=16个状态,不详列,如上图,有十六种不...
TLC代表的是高速存储,QLC代表速度较慢。TLC大容量,可靠性更强;QLC更大容量,稳定性一般。TLC适合长期使用,轻松应对电竞游戏;QLC适合短期使用,存储数据越多性能越差。IT之家获悉,结论是,目前来看,TLC SSD合QLC SSD相比,电压较稳定,稳定性合可靠性较高,且具有寿命长、不降速的优点。截至目前,微星游戏本...
成本: QLC的技术挑战在于需要更高的精度,但随着技术成熟,其单位成本有望降低,这将直接反映在更低的SSD售价上。容量: QLC的单颗闪存颗粒容量达到768GB,甚至可达1.5TB,远超TLC的512GB,这将推动SSD的大容量发展。尽管QLC在初期可能在速度和稳定性上略逊于TLC,但其成本优势和容量提升使其具有巨大...
写入速度方面,目前部分厂商的产品宣称QLC大约是TLC的70%左右,可达到360MB/s,但是另一些产品又证明其可以满足SATA接口500MB/s的需求,这可能和厂商设计以及控制芯片相关。比较差的就是I/O性能了,QLC大概只有TLC的一半,延迟也略高一些,主要是P/E编程时间偏长。TB级别容量——无可限量的未来 在解决了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