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SPR) SPR 筛选、验证高亲和力 SOAT1 配体,重塑胆固醇代谢,抑制肿瘤生长 SPR 评估肝素、NAH 与 HMGB1 蛋白的结合特性 02 微量热泳动 (MST) MST 助力抗抑郁药物的发现 03 等温滴定量热法 (ITC) SPR、ITC 双重验证毛兰素双靶向抑制 CRAF 和 MEK1/2 04 生物膜干涉技术 (BLI) BLI...
大部分生物分子的活性和功能是通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其中,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验证是关键的一环。目前,已经有一系列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检测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比如 SPR、MST、BLI、ITC、DSF、FP、FRET、BRET、CD、AlphaScreen、CETSA、Pull down、Co-IP 等技术。本文分享了两篇研究案例,采用了 MST、CD、...
目前,四种最常用的生物分子相互作用技术是微尺度热泳(MST)、等温滴定量热法(ITC)、生物层干涉法(BLI)、表面等离子共振(SPR)和局域SPR(LSPR)。每种技术都有其优点和缺点。 微量热泳动(MST) 微尺度热泳动 (MST) 是一种测量荧光分子沿微观温度梯度运动的技术。分子的热泳特性,或沿温度梯度的运动,由分子的大小...
研究人员采用微量热泳动 (Microscale thermophoresis, MST) 技术验证金黄色葡萄球菌 (S. aureus) 外毒素与 TH-EVNs 有直接作用,实验结果表明:TH-EVNs 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外毒素 (EVs) 的亲和力 Kd 值为 0.78 ± 0.188 nmol/L (图3) ,二者直接亲和力非常强,TH-EVNs 对外毒素的中和作用具有较高的结合力...
佰莱博生物利用生物物理检测平台 (SPR、MST、BLI 、ITC)、体外药筛 (AlphaScreen、ADP-Glo、TR-FRET) 等多种检测技术、高内涵细胞成像分析平台、nanoDSF、MALS(动静态光散射)、AUC (分析型超离)、CD (圆二色光谱技术)、Luminex、CETSA 等检测技术平台交叉验证。提供生物大分子表征、生物分子互作分析、药物筛选、...
在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量化领域,研究人员拥有多种技术,如微量热泳动(MST)、等温滴定量热法(ITC)、生物层干涉法(BLI)、表面等离子共振(SPR)和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LSPR),以深入表征生物相互作用。这些技术提供了从结合亲和力、动力学到热力学的综合视角,对于药物发现和理解分子疾病机制至关重要。
SPR、MST、BLI技术在中草药活性成分的研究中主要有以下应用:SPR技术:小分子抑制剂筛选:如南开大学的研究所示,SPR技术可用于筛选对特定受体具有高亲和力的小分子抑制剂。在中草药活性成分研究中,该技术可用于识别与药物靶点结合紧密的天然小分子化合物,从而发现潜在的药物先导化合物。MST技术:活性成分...
SPR/MST/BLI/ITC 分子互作亲和力检测 研锦生物 ¥ 2000.00 研锦生物 等温滴定量热法(ITC) 灵敏度高 可私人定制 ¥ 1000.00 研锦生物 基于靶点的药物筛选 亲和力分析 一站式服务 ¥ 1000.00 商品描述 价格说明 联系我们 咨询底价 品牌: 研锦生物 服务内容: 蛋白样品制备(可选) 交付内容: 交...
MST将荧光检测的精准性与热泳动的灵活性及灵敏度结合起来,快速、可信地检测分子间相互作用。 MST 测试时,由红外激光建立微观温度梯度场,通过荧光染料标记、荧光融合蛋白、色氨酸自发荧光等信号追踪,分子在微观温度梯度场中的定向移动就可以被探测和量化。MST 应用范围广泛,可用于检测小分子之间、蛋白和蛋白之间、多...
案例一 SPR 在小分子抑制剂的筛选中的应用 独脚金萌发素内酯 (strigolactones, SLs) 已被验证具有控制植物腋芽萌发的作用。2022年,南开大学发表题为“Probing strigolactone perception mechanisms with rationally designed small-molecule agonists stimulating germination of root parasitic weeds”的研究论文,文章着眼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