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SPR) SPR 筛选、验证高亲和力 SOAT1 配体,重塑胆固醇代谢,抑制肿瘤生长 SPR 评估肝素、NAH 与 HMGB1 蛋白的结合特性 02 微量热泳动 (MST) MST 助力抗抑郁药物的发现 03 等温滴定量热法 (ITC) SPR、ITC 双重验证毛兰素双靶向抑制 CRAF 和 MEK1/2 04 生物膜干涉技术 (BLI) BLI...
作者通过 MST 实验验证了抗抑郁药氟西汀(FLX)和在 HEK293T 细胞裂解液中用 GFP 标记的 TRKB 可以直接结合(图 5),并通过分子建模进一步证明了这种抗抑郁药可以与 TrkB 二聚体结合,增加了它们在突触细胞膜(富含胆固醇的膜区)中的数量,最终增强 BDNF 的信号传导。 图5. MST 检测 FLX 和 TRKB 的结合[4]。
作者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 技术验证了肝素直接抑制 HMGB1 与脂多糖 (LPS)的结合。首先作者通过 SPR 技术验证了肝素、NAH 与 HMGB1 均有很强的亲和力,亲和力分别5.59×10^-6,2.27×10^-4(图4)。作者又通过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 (SPR)进一步验证了肝素和 NAH 均能抑制HMGB1与脂多...
研究人员采用微量热泳动 (Microscale thermophoresis, MST) 技术验证金黄色葡萄球菌 (S. aureus) 外毒素与 TH-EVNs 有直接作用,实验结果表明:TH-EVNs 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外毒素 (EVs) 的亲和力 Kd 值为 0.78 ± 0.188 nmol/L (图3) ,二者直接亲和力非常强,TH-EVNs 对外毒素的中和作用具有较高的结合力...
a. SPR 检测肝素和 NAH 与 HMGB1 的结合。b. 肝素和 NAH 抑制 HMGB1-LPS 的结合。 02 微量热泳动 (MST) 微量热泳动(Microscale Thermophoresis, MST)是一种基于检测在温度梯度中的生物分子电泳迁移率变化的技术,通过精确检测荧光变化,结合灵敏的热泳动现象,定量分析分子间相互作用。
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决定了生物体的基本功能,还在细胞信号传导、基因表达以及疾病发生发展等过程中扮演关键的角色。为了深入了解这些复杂的生物网络,科学家们开发了多种分子互作检测技术,如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PR)、微量热泳动(MST)、等温滴定量热法(ITC)和生物膜干涉技术(BLI)等。
SPR、MST、BLI技术在中草药活性成分的研究中主要有以下应用:SPR技术:小分子抑制剂筛选:如南开大学的研究所示,SPR技术可用于筛选对特定受体具有高亲和力的小分子抑制剂。在中草药活性成分研究中,该技术可用于识别与药物靶点结合紧密的天然小分子化合物,从而发现潜在的药物先导化合物。MST技术:活性成分...
佰莱博生物利用生物物理检测平台 (SPR、MST、BLI 、ITC)、体外药筛 (AlphaScreen、ADP-Glo、TR-FRET) 等多种检测技术、高内涵细胞成像分析平台、nanoDSF、MALS(动静态光散射)、AUC (分析型超离)、CD (圆二色光谱技术)、Luminex、CETSA 等检测技术平台交叉验证。提供生物大分子表征、生物分子互作分析、药物筛选、...
图2 等温滴定量热法 (ITC) 和分子对接分析 SPR-1、脂多糖 (LPS) 与 MD2 蛋白互作 ITC analysis of SPR-1 and LPS interactions with MD2 The binding affinity of SPR-1 or LPS to MD2 was measured directly by PEAQ-ITC (Malvern Panalytical, Worcestershire, UK). In brief, SPR-1 or LPS was di...
图2 等温滴定量热法 (ITC) 和分子对接分析 SPR-1、脂多糖 (LPS) 与 MD2 蛋白互作 ITC analysis of SPR-1 and LPS interactions with MD2 The binding affinity of SPR-1 or LPS to MD2 was measured directly by PEAQ-ITC (Malvern Panalytical, Worcestershire, UK). In brief, SPR-1 or LPS was 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