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介素6(IL-6)采用IL-6依赖细胞株B9的~3H-TdR掺入法,我们检测了不同病期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24小时培养上清的IL-6活性水平.结果显示:活动期SLE患者IL-6活性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增高(P<0.01);非活动期SLE同样较正常人为高(P<0.05);活动期与非活动期之间IL-6活性水平差别也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Let-7调控IL-6对SLE骨髓MSCs免疫调节DCs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是依托南京大学,由耿林玉担任项目负责人的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摘要 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存在功能异常,参与其发病,异基因MSCs移植治疗SLE疗效显著,但机制尚不明确。MicroRNAs(mi...
10、筛选前48周内接受过B细胞靶向治疗,如贝利尤、利妥昔、泰它西普;抗CD22药物(如依帕珠单抗);抗CD52药物(如阿仑珠单抗),或其他同类生物制剂。 11、筛选前48周内接受过TNF-α拮抗剂、IL-6拮抗剂、IL-1拮抗剂、选择性T细胞共刺...
用单克隆抗体检测SLE患者IL-2及IL-6分泌细胞量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6与TNF—α的表达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某些具炎症介质作用细胞因子的自然表达.方法: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了10例正常人和15例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陈志强,李子仁,范江,...
目的:研究SLE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及血浆IL-6,IL-8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结论:(1)SLE患者热毒炽盛,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四证型间比田间,C<,3b>RR,ICR,TER率及ESR,C<,3>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提示其可以作为辨证分型的辅助指标.(2)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随着...
“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6 IL-10表达研究”出自《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期刊2000年第1期文献,主题关键词涉及有红斑狼疮、系统性白介素6白介素10mRNA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等。钛学术提供该文献下载服务。
曹雪涛团队再取突破 | I型干扰素(IFN-I)途径的长期激活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细胞因子信号的代谢调节对细胞稳态至关重要。 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南开大学/海军军医大学曹雪涛团队(徐贺楠和张晓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在Immunity在线发表题为“Cellular spermine targets JAK signaling...
AIM2炎性体可进一步促进IL-18和IL-1β的产生或促进GSDMD介导的细胞焦亡。然而,AIM2是否在免疫细胞,特别是适应性免疫细胞中发挥炎症独立作用尚不清楚。 在此研究中,团队发现AIM2在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中的表达均增加;进一步的,B细胞中AIM2的条件性敲除可降低淋巴结和脾脏中CD19+B细胞的频率,并抑制IgG1抗体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