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nel-1卫星介绍 Sentinel-1为C波段合成孔径雷达,由两颗相距180°的卫星组成,每6天对整个地球进行一次成像,欧洲和加拿大和主要运输线路重放周期为3天,北极重访周期不到1天。主要应用 监测海冰,溢油,海洋风,海浪和海流,土地利用变化,土地变形等,并应对洪水和地震等紧急情况 Sentinel-1的雷达可以在四种模式...
Sentinel-1卫星介绍 Sentinel-1为C波段合成孔径雷达,由两颗相距180°的卫星组成,每6天对整个地球进行一次成像,欧洲和加拿大和主要运输线路重放周期为3天,北极重访周期不到1天。 主要应用 监测海冰,溢油,海洋风,海浪和海流,土地利用变化,土地变形等,并应对洪水和地震等紧急情况 Sentinel-1的雷达可以在四种模式下运行...
截至2021 年12月,Sentinel-3由2颗卫星组成:Sentinel-3A和Sentinel-3B。欧空局计划将分别在 2024 年和 2028 年发射Sentinel-3C 和 Sentinel-3D卫星,以确保 Sentinel-3 任务的连续性。Sentinel-3 也是目前搭载传感器最多的一颗卫星,共计7类传感器。 传感器 这里分别对Sentinel-3的岂可传感器进行介绍: 海陆表面温度辐...
Sentinel-1 包括由两颗极轨卫星A与B组成,昼夜运行,执行 C 波段合成孔径雷达成像。采用4种成像模式(SM、IW、EW或WV模式分辨率最高5 m、幅宽达到400 km)来观测,可精确确定卫星位置和姿态角。可以实现全球陆地、海岸带、航线的高分辨率监测,也可以实现全球海洋的大区域覆盖。
Sentinel-1卫星主要有两种工作模式: 干涉宽幅(interferometric wide-swath,IW)模式和波(wave mode,WM)模式。另外还有两个附加模式;条带(strip map,SM)模式和超宽幅(Extra-Wide-Swath,EW)模式。干涉宽幅模式为陆地上的默认模式,此模式采用递进式地形扫描(terrain observation with progressive scans SAR,TOPSAR)...
今天的文章来介绍一下如何下载欧空局哨兵数据,哨兵数据是目前我们可以免费下载的全球范围最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分类之一。此次以下载Sentinel-1 和 Sentinel-2 卫星数据为例。 文后也会介绍这两个卫星的具体参数。也可以先行参考我们之前在ENVI视频课程中对哨兵S2数据下载已经在eCognition课程中对哨兵S1雷达数据的应用介绍...
Sentinel-1卫星是欧空局Copernicus计划的一部分,旨在提供高质量的地球观测数据以用于环境监测、灾害管理、资源管理和农业等领域。Sentinel-1卫星搭载的SAR仪器可以在任何天气条件下获取地表的雷达图像,对于不同类型的地表覆盖物具有较高的穿透和敏感性。这使得Sentinel-1 SAR GRD数据集成为了许多应用领域的重要数据源。
欧洲航天局“哨兵”Sentinel-1卫星图像显示:截至本月上旬,以军对加沙地带北部和南部的空袭破坏程度。加沙地带北半部的所有建筑物,估计有27%至35%可能遭到损坏。在整个加沙地带,13%到18%的建筑物被摧毁或损坏,范围为38,000到51,500座建筑物。加沙已有超过11,800人丧生,其中三分之二以上是儿童、妇女和老人。在...
Sentinel-1的主要应用包括监测北极海冰范围、海冰测绘、海洋环境监测,土地变化、土壤含水量、产量估计、地震、山体滑坡、城市地面沉降、支持人道主义援助和危机局势,包括溢油监测、海上安全船舶检测、洪水淹没等 。 (图为Sentinel-1卫星资源,来自数字地球开放平台,可在线获取,侵权可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