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某些文献,SDS的临界胶束浓度大约在0.001mol/L到0.01mol/L之间,这个值会根据测试条件如温度、离子强度等有所不同。 在实验测定临界胶束浓度时,可以通过表面张力、光散射、摩尔电导率等方法来检测。例如,荧光探针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CMC的方法,利用疏水性探针如芘在胶束形成前后的荧光强度变化来确定CMC。光散射法...
cmc值是指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水中溶解的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形成临界微胶团的浓度。在cmc浓度以下,表面活性剂分子主要以单分子形式存在,而在cmc浓度以上,则开始形成微胶团结构。此时,表面活性剂分子形成的微胶团可以减小界面张力,起到分散和乳化的作用。 SDS SDS是一种负离子表面活性剂,其cmc值的大小取决于离子强度、温度...
CMC(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临界胶束浓度)是表面活性剂的一个重要参数,表示在该浓度下,表面活性剂分子开始形成胶束结构。十二烷基硫酸钠的 CMC 值约为 0.008mol·dm-3,即在 298K 时,浓度稍高于该值时,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能充分发挥其表面活性作用。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制备方法 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制备...
实验结果: 所用0.02mol/l SDS 约3.2ml,仪器操作室内实验温度约为35℃,计算得SDS在35度时CMC为0.0078 mol/L. zui终溶液的表面张力为29.068mN/m 实验误差: SDS溶解度一般,存在未溶解的颗粒,实际浓度小于0.02 2. 实验室条件所限,称量存在误差
实验:表面活性剂SDS的临界胶束浓度测定及无机盐或有机物对CMC的影响80 基本数据室温:9.0℃气压:98.75KPa 小组成员:王树森,刘碧佳,刘倩。 实验目的: 1.了解表面活性剂的特性及胶束形成原理; 2.掌握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 3.用电导法测定十二烷基硫酸钠的临界胶束浓度; ...
用电导法测定十二烷基硫酸钠旳临界胶束浓度。;表面活性剂旳分类;表面活性剂旳作用;表面活性剂CMC旳测量措施;试验原理1;试验原理2;试验原理3;DDS-307型电导率仪1台 DJS-1C型铂黑电极1支 容量瓶(2023mL)1只 容量瓶(50mL)12只 锥形瓶(50mL)1只 移液管(5mL)1支 ...
然后用水滴定稀释此溶液,直至溶液颜色发生显著变化同,此时浓度即为CMC。5.浊度法:在小于CMC的稀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烃类物质的溶解度很小,而且基本上不随浓度而变,但当浓度超过CMC后,大量胶束形成,使不溶烃类物质溶于胶束中去,致使密度显著增加,表面活性剂有增溶作用。根据浊度的变化可测出一种液体在表面活性...
而在CMC点上,由于溶液的结构改变导致其物理及化学性质与浓度的关系出现明显改变。 测定CMC的方法:本次实验通过测定不同浓度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的电导值,做出电导率-浓度关系曲线图,由图中电导率的转折点即可求出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在该温度下的CMC。而通过恒温水浴装置可以改变溶液温度,即可以以温度为变量通过多组...
如图所示,Krafft点在图中以K点表示,对应的溶解度即为该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在溶液中表面活性剂浓度未超过CMC时(即区域Ⅰ),溶液呈现为真溶液状态;继续添加表面活性剂,会出现过量析出现象(区域Ⅱ);进一步升高温度,体系会重新变为澄清溶液(区域Ⅲ),但与区域Ⅰ不同的是,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