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国内AI芯片创企希姆计算,正成为其中跑的最快的一个,成为这一领域中中国芯片企业的代表,在国际行业标准的制定方面将话语权掌握在了自己手里。02.从芯片指令集创新到产业化落地,希姆计算打通RISC-V AI应用全链条 正如前文所说,新标准的统一成为RISC-V生态在AI新时代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成为全球科技巨头竞争...
在国内,RISC-V 的发展也取得了重要进展。近日,中国 AI 芯片初创企业希姆计算在 RISC-V 美国峰会上发布了其 RISC-V 矩阵扩展开源项目的 0.5 版本,成为业内首家向国际社区提交完整 RISC-V 矩阵指令集及配套工具的企业,在底层技术标准制定方面实现重要突破。图丨希姆计算的矩阵扩展开源项目发展历程(来源:RISC-...
从算法角度来说,更高自由度的RISC-V指令集恰好与需要更快速迭代与高算力的AI算法相匹配。众所周知,RISC-V具有高度的可扩展性和模块化特点,这也意味着设计者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进行裁剪和定制,因此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的AI算法,包括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02 大厂的押注与布局 在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双轮驱...
RISC-V的精简指令集和定制化扩展能够满足AI工作负载快速变化的需求,同时提升计算速度和能效。 谢涛教授进一步介绍了RISC-V AI芯片的两种主要模式: Integrated模式(紧耦合):适合低功耗领域(RISC-V+AI)。以CPU主干为骨架,将AI计算单元集成在CPU内部,共享PC(程序...
近日,进迭时空在高性能计算芯片方面,已经取得显著进展,成功推出了全球首颗8核RISC-V AI CPU,SpacemiT Key Stone™ K1(以下简称“K1”),以最快速度跑通高性能RISC-V从技术到商业的闭环。4月29日,在“创芯·生生不息——进迭时空2024年度产品发布会”上,进迭时空创始人、CEO陈志坚博士发布了全球首颗...
二、AI计算是重头戏:RISC-V端侧跑大模型能效更高 大会演讲及会中交流传递出一个信号:AI计算被公认是RISC-V发展的焦点方向。2023年5月,Meta基于RISC-V架构推出首代AI推理加速器;10月,高通宣布将与谷歌合作推出基于RISC-V架构、支持Wear OS系统的智能穿戴芯片,并将在全球市场进行商用推广。在玄铁RISC-V生态...
在AI时代,RISC-V更是迎来爆发的新机遇。硅谷芯片传奇Jim Keller表示,“RISC-V的潜力是无限的。例如,未来我们会迎来前所未见的AI软件应用,而RISC-V有望打造出下一代的AI引擎。”不过,RISC-V的产业化,不是一朝一夕,一家公司,一个场景就能够解决的,其前进的合力,更在于开源开放的生态体系。这次大会,...
雷峰网消息,RISC-V创业公司进迭时空今天发布了全球首颗8核RISC-V AI CPU——SpacemiT Key Stone K1(简称K1),以及搭载K1的可量产RISC-V笔记本电脑SpacemiT Muse Book 第1代。K1展示了RISC-V的更高性能,Muse Book要解决RISC-V不够成熟的生态问题。进迭时空创始人、CEO,陈志坚称,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讲...
SoC,其中EIC7700X是全球首款搭载64位RISC-V乱序执行CPU及自研高性能NPU的AI SoC,基于四核的SiFive P550 RISC-V CPU内核,支持64位乱序执行能力,它的DMIPS跑分可以达到8.57分,这个是要超过竞品A76的指标,并且其还集成了NPU内核,AI算力约20TOPS,能够支持在端侧加速生成式AI大模型。
AI推动RISC-V加速应用 未来出货量有望超百亿颗Omdia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在2024年至2030年期间,基于RISC-V的处理器出货量将以每年近50%的速度增长,到2030年出货量将达到170亿颗,RISC-V 处理器将占据全球市场近四分之一的份额。Omdia进一步预测称,到2030年,其中 46%的处理器预计将用于工业应用,最大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