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MCU领域RISC-V对ARM替代已经没有问题,正在逐渐地往新的市场延伸,现在已经有了RISC-V笔记本电脑、RISC-V服务器、RISC-V万兆交换机等。虽然这些领域的RISC-V生态有待逐渐完善,但它肯定会越来越往高端发展,尤其当处理器能力越来越强,软件生态越来越丰富以后,向新的更高性能领域拓展的趋势将会更加势不可挡。
在国内,各大开源社区也同样注重RISC-V的支持与融合。比如国内的openKylin、openEuler和deepin(深度)社区等等,睿思芯科等企业与其相继签署了CLA(贡献者许可协议),获开源生态的认可,并开始推动RISC-V技术与操作系统的生态适配。通过与开源社区等生态合作伙伴的密切合作,RISC-V公司不仅推动了技术标准的发展,也为R...
技术层面,RISC-V由于其开源、灵活的技术架构,相比ARM内核具备成本、可拓展性、可控性等多方面优势:(1)RISC-V基础的ISA和IP核开源免费,并且从底层设计上模块化、允许自定义拓展,使得芯片设计厂商拥有更高的研发自由度,前期投入成本较低;(2)对于中国厂商来说,RISC-V不受海外巨头垄断,不存在“卡脖子”风险,并且即使...
14年前,全新开源指令集RISC-V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诞生。今天,RISC-V以远超“前辈”的速度发展。据阿里巴巴达摩院院长张建锋分享,从0到出货100亿颗芯片,RISC-V仅用10年,就走完了Arm 30年的历程。会上,倪光南院士和硅谷芯片领域传奇人物Jim Keller发表致辞,采用国产RISC-V处理器的笔记本电脑“如意BOOK”首...
更主要的是,疫情暴露出来的半导体全球供应链问题,让整个行业都意识到灵活性的重要性,未来的弹性供应链趋势已成行业共识,RISC-V恰恰是弹性供应链的硬件基石。 随着RISC-V生态的不断加强,从嵌入式走向数据中心领域,这一年纪最轻的指令集架构,凭借其精简、灵活、可扩展的特性,已经站在了未来高算力应用的舞台中心。
RISC-V的开源特性使得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使用、定制和创新这种架构,完全避免了授权限制的影响,允许衍生设计和开发闭源。预计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成熟和生态的完善,RISC-V的影响力将进一步扩大,产业发展呈现利好趋势,产业生态未来可期。 一、RISC-V生态发展形势...
RISC-V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RISC-V 等开源指令集的高速发展将有望撼动 X86 和ARM 在芯片架构的垄断地位,通过 IoT 和消费电子等嵌入式场景切入市场,逐渐发展成一个开放和成熟的软硬件生态。同时,RISC-V 也有望助力我国在芯片设计领域绕开 ARM 和X86 的高昂收费以及潜在的卡脖子风险,为我国芯片产业链自主可控提供可贵...
根据分析机构Omdia最新发布的报告,预计到2030年,RISC-V架构芯片将占据25%的市场份额。报告指出,基于RISC-V指令集的芯片出货量每年将增长50%,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70亿颗。在应用方面,工业领域将是RISC-V应用最广泛的行业,销售额占比将达到46%。同时,在汽车行业中,相关架构芯片出货量的增长速度最快,预计每年将以66...
当前RISC-V发展呈两大趋势:一是迈向AI计算和高性能领域,二是应用和生态进一步壮大。 一方面,AI爆发带来极大算力需求,RISC-V可增加其功能扩展性。RISC-V的模块化和扩展性,允许定制指令集来优化特定类型计算操作,可根据AI工作负载特点提供定制化的加速器。RISC-V逐步走入高性能和AI计算的深水区。
RISC-V的开源特性使得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使用、定制和创新这种架构,完全避免了授权限制的影响,允许衍生设计和开发闭源。预计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成熟和生态的完善,RISC-V的影响力将进一步扩大,产业发展呈现利好趋势,产业生态未来可期。 一、RISC-V生态发展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