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置持久化文件名,默认值为 dump.rdb,通常设置为 dump-端口号.rdbdbfilename dump.rdb# 设置存储.rdb文件的路径,通常设置成存储空间较大的目录中。如目录名称为 datadir ./# 设置存储至本地数据库时是否压缩数据,默认 yes;若设置为 no 则节省 CPU 运行时间,但存储文件变大rdbcompression yes|no# 设置读...
# tell the loading code to skip the check.rdbchecksum yes#对备份文件进行CRC64校验,默认yes# The filename where to dump the DBdbfilename dump.rdb#RDB文件名(无需携带路径)。触发RDB完成后服务自动生成,服务重启后未开启AOF模式情况下,会直接通过此文件加载数据,默认 dump.rdb# The working directory. #...
数据完整性: AOF部分记录了自上次RDB快照之后的所有写操作,确保了数据的完整性。 文件大小优化: 相比纯AOF模式,混合模式的文件通常更小,因为RDB部分是经过压缩的二进制数据。 灵活性: 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调整RDB快照的频率和AOF重写的触发条件。 3)缺点: 稍微复杂:因为它结合了两种技术,所以处理起来比单一的 RDB 或 ...
2. RDB 的缺点 数据安全性相对较低:RDB 持久化方式是通过创建 Redis 数据库的快照来实现的,如果 Redis 进程在生成快照之前崩溃,将会丢失最后一次持久化后的数据。 可读性低:RDB 文件是一个二进制文件,并不是一个易于读取和理解的文本文件,因此不如 AOF 文件方便进行数据恢复、备份和分析。 三、适用场景 如果对...
RDB文件是一个紧凑的二进制压缩文件,是Redis在某个时间点的全部数据快照。 AOF日志 AOF(Append Only File)持久化是把每次写命令追加写入日志中,当需要恢复数据时重新执行AOF文件中的命令就可以了。 AOF解决了数据持久化的实时性,也是目前主流的Redis持久化方式,这里分为四个步骤。
RDB是Redis的默认持久化方式,如果服务器开始了 AOF 持久化功能,服务器会优先使用 AOF 文件来还原数据库状态。只有在 AOF 持久化功能处于关闭状态时,服务器才会使用 RDB 文件来还原数据库状态,加载持久化文件的先后顺序如下。 我们来看看优缺点,对于Redis持久化...
Redis为我们提供了两种持久化方案,一种是基于快照RDB(Redis DataBase),另外一种是基于AOF(Append Only File)日志 。Redis也可以同时支持 AOF 持久化和 RDB 持久化。在这种情况下,当 AOF 重启时,会优先使用 AOF 文件去恢复原始数据。因为 AOF 中保存的数据通常比 RDB 中保存的数据更加完整。
利用 RDB 持久化在指定的时间间隔生成数据集的时间点快照(point-in-time );利用 AOF 持久化将服务器收到的所有写操作命令记录下来,并在服务器重新启动的时候,利用这些命令来恢复数据集。AOF 的命令使用的是与 Redis 本身协议的命令一致,通过追加的方式将数据写入备份文件中,同时当备份文件过大时,Redis 也能...
在上一篇Redis高级篇-1 Redis持久化-RDB演示及原理介绍,我们Redis持久化方式一:RDB持久化。也知道了,RDB因为时间间隔时间不好控制,可能导致在时间间隔区间时候,宕机导致数据丢失了。那么有没有办法呢?我们本篇就来讲讲另一种持久化方案:AOF AOF原理 AOF全称:Append Only File(追加文件)。Redis处理的每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