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在test.py脚本的if __name__=="__main__":之前加入print __name__,即将__name__打印出来,则最后运行结果如下: 可以看出,此时变量__name__的值为"__main__"。 再执行import_test.py,模块内容和执行结果如下: 此时,import_test.py中的__name__变量值为test,不满足__name__=="__main__...
在Python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定义main函数:def main(): # 在这里编写程序的主体代码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定义了一个名为main的函数,然后使用`if __name__ == "__main__":`来判断当前文件是否是作为主程序运行的。如果是主程序运行,就调用main函数。...
在Python代码中,经常会碰到类似if __name__ == "__main__"的句式,本文通过简单实例阐述这一句式的作用及其应用场景。首先明确__name__与__main__都是特殊的Python变量。当我们直接运行一个脚本时,脚本内的__name__变量被赋予__main__的值。以脚本 first.py 运行为例: 若我们通过终端执行,输出结果中展示...
那么需要考虑的是,什么时候if __name__ == “__main__”会为True,也就是__name__ 变量会等于“__main__”?__name__变量是一个Python的Module的全局变量,Python解析器会在执行过程中设置该变量。当Python解析器将代码当作顶层模块运行的时候,__name__变量就会被赋值为“__main__”。所谓的顶层模块,...
python if 状态码 python的if main,当打开一个Python文件时,通常是.py作为扩展名,我们通常会在代码的最后面看到If__name__==“__main__”:这条语句,这条语句的主要作用就是当该文件直接被使用时,就会__name__就等于__main__,当作为模块被调用时,__name__就不等于__mai
在Python当中,如果代码写得规范一些,通常会写上一句“ifname==’main:”作为程序的入口,但似乎没有这么一句代码,程序也能正常运行。这句代码多余吗?原理又在哪里?本篇博文对此进行总结说明。 2 程序入口 学过Java、C、C++的程序员应该都知道,每次开启一个程序,都必须写一个主函数作为程序的入口,也就是我们常说...
以if main python为例,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if main == "python": # 如果是python,就执行这部分代码 这段代码的意思是,如果变量main的值等于"python",那么就执行if语句块中的代码。这其实是一个简单的判断语句,用于确定后续代码的执行顺序。 在实际编程中,我们经常会用到if语句来处理各种情况。比如,我们需要检查...
if __name__ == "__main__":(tab)main()在这个示例中,如果我们直接运行这个脚本文件,Python解释器会首先执行main函数。程序会调用add函数计算3和5的和,并将结果赋值给变量result。接着,程序会打印输出"计算结果为:8"。整个程序的逻辑就是通过main函数来控制的。值得注意的是,我们通常会将main函数放在if ...
main() 然后再运行 area.py,输出如下: round area: 12.56 再运行下 const.py,输出如下: PI: 3.14 这才是我们想要的效果。 if __name__ == '__main__' 就相当于是 Python 模拟的程序入口。Python 本身并没有规定这么写,这只是一种编码习惯。由于模块之间相互引用,不同模块可能都有这样的定义,而入口程...
ifmain在python中的用法 在Python中,`if __name__ == "__main__":`是一个常用的用法,用来检测脚本是否被直接运行而不是作为模块被导入。 当Python模块被直接运行时,全局变量`__name__`的值将被设定为`__main__`,而在被导入时`__name__`的值将是模块的名称。 因此,通过使用`if __name_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