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3中str都是Unicode编码的,所以Python3中的str类型的数据可以编码成其他字符编码的格式,编码的结果为bytes类型。 #coding:gbkx ='上'#当程序执行时,无需加u,'上'也会被以Unicode形式保存新的内存空间中,print(f"type(x): {type(x)}")#<class 'str'>#x可以直接encode成任意编码格式print(f"x.encode...
#coding=shift-jis import sys, locale s = "小甲" print(s) print(type(s)) print(sys.getdefaultencoding()) print(locale.getdefaultlocale(), "\n\n") a = s.encode("shift-jis") print(a) print(type(a)) b = a.decode("utf-8") print(b) print(type(b)) print(a.decode("gbk"))...
# coding: 当初文件写入硬盘时采用的编码格式 解释器会先用默认的编码方式读取文件的首行内容,由于首行是纯英文组成,而任何编码方式都可以识别英文字符。4.3 python解释器执行文件的第三个阶段 设置文件头的作用是保证运行python程序的前两个阶段不乱码,经过前两个阶段后py文件的内容都会以unicode格式存放于内存中。...
美好的表面下,总是隐藏着不尽如人意,上面的utf-8编码之所以能在windows gbk的终端下显示正常,是因为到了内存里python解释器把utf-8转成了unicode , 但是这只是python3, 并不是所有的编程语言在内存里默认编码都是unicode,比如 万恶的python2 就不是, 它的默认编码是ASCII,想写中文,就必须声明文件头的coding...
是因为到了内存里python解释器把utf-8转成了unicode , 但是这只是python3, 并不是所有的编程语言在内存里默认编码都是unicode,比如 万恶的python2 就不是, 它的默认编码是ASCII,想写中文,就必须声明文件头的coding为gbk or utf-8, 声明之后,python2解释器仅以文件头声明的编码去解释你的代码...
但问题是在美国人用的计算机里只能输入英文字符,而在中国人用的计算机里只能输入中文字符和英文字符...,毫无疑问我们希望计算机允许我们输入万国字符均可识别、不乱码,而现阶段计算机采用的字符编码ASCII、GBK、Shift_JIS都无法识别万国字符,所以我们必须定制一个兼容万国字...
# -*- coding: utf-8 -*- 1. 2. ###python的字符串 在python3版本中,字符串以Unicode编码,可以支持多语言。 字符串类型是str,在内存中以Unicode表示,一个字符对应若干个字节,若是在网络上传输,以及存储在磁盘上,则需要将str变为以字节为单位的bytes python...
Python 提供了一个input(),可以让用户输入字符串,并存放到一个变量里。比如输入用户的名字: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AI代码解释 print('Input your name: ')name=input()print('Hello! ',name) 我们也可以直接在 input 中显示一个字符串 ...
那么如果你的文件是以GBK方式编码的该怎么办?解决办法是在文件的第一行加上#coding:gbk。如果你使用pycharm用GBK编码的方式打开一个GBK文件编码的文件,就不会乱码,这时候点击运行脚本就算没有头部的说明也不会出现错误,因为pycharm帮你完成了这一步,并不是省去了这一步。
-*- coding: utf-8 -*- 第一行注释是为了告诉Linux/OS X系统,这是一个Python可执行程序;Windows系统会忽略这个注释; 第二行注释是为了告诉Python解释器,按照UTF-8编码读取源代码,否则,在源代码中写的中文输出可能会有乱码。 在.py文件开头申明了UTF-8编码后,并不意味着你的.py文件就是UTF-8编码的,必须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