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 (Proteolysis Targeting Chimera, PROTAC),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式,它利用细胞的天然蛋白质降解机制,即泛素-蛋白酶体系统 (UPS) ,选择性地靶向降解疾病发病机制中的相关蛋白,从而可能调节传统小分子难以靶向的“不可成药”靶点。因此,PROTAC分子的概念自2001年首次报道以来,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
其中,PROTAC是一种基于泛素-蛋白酶系统而发展的一种蛋白降解新技术,其重要组成部分E3连接酶配体被发现是这一技术路径最为重要的突破,标志着改善PROTAC分子成药性成为可能。在2015年第二个E3连接酶——HVL被发现后,全球PROTAC研究项目激增,成为目前发展最快的蛋白降解技术路径之一。不同于传统小分子靶向药物,PRO...
而PROTAC不是影响蛋白的功能,而是介导致病靶蛋白被降解。不需要作用于蛋白的活性位点以抑制其活性,只需与靶蛋白有一定的结合率就可以,所以可以选择的靶蛋白结合体会多一些,有可能作用于一些传统意义上的不可成药的靶点。 第三,因为PROTAC通过降解目标蛋白起作用,当小...
DeepTech 通过桌面调研和专家访谈的方式,系统梳理以 PROTAC 和分子胶为主的靶向蛋白降解技术以及其他嵌合体技术,探讨靶向蛋白降解技术的原理和分类、优势和瓶颈、靶点和适应症布局逻辑、临床管线进展、潜在市场空间、企业格局、发展前景等问题,以飨读者。
近年来,细胞内靶向蛋白降解(intracellular targeted protein degradation,iTPD)已成为小分子药物新的重要模式(图2)。在这里,构建了异双功能小分子,招募感兴趣的药物靶蛋白(POI)和E3连接酶,用于蛋白酶体降解。目前,已经开发出两类这样的分子。PROTAC 蛋白质水解靶向嵌合体(Proteolysis-targeting chimeras, ...
PROTAC是由靶蛋白(POI)配体、Linker和E3连接酶配体三部分组成的异双功能小分子,当PROTAC分子进入细胞后,分子两端分别与靶蛋白和E3连接酶结合形成POI-PROTAC-E3 Ligase三元复合物,诱导E3连接酶和POI接近,POI被泛素化,最终被细胞内26s蛋白酶体识别并降解。截止目前,全球已有超过20款PROTAC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
PROTAC 是一种杂合双功能小分子化合物,结构中含有两种不同配体,一个是泛素连接酶 E3 配体,另一个是与细胞中目标靶蛋白结合的配体,两个配体之间通过 Linker 相连,从而形成“三体”聚合物——靶蛋白配体-Linker-E3 配体。然后通过 E3 连接酶给靶蛋白加上泛素化标签,启动细胞内强大的泛素化水解过程,通过泛素-...
近日,贝勒医学院的王津研究团队在Chemical Society Reviews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Applications of covalent chemistry in targeted protein degradation”的综述。文章中详细介绍了靶向共价抑制剂(TCI)和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PROTAC)技术的基本原理,并重点介绍了TCI...
从英文字面上理解,PROTAC就是靶向蛋白降解的小分子联合体,联合体分子包括三部分:一头是靶向目标蛋白的结构;另一头是可以招募蛋白降解体系比如E3连接酶的结构;中间则通过合适的连接器(linker)连接。PROTAC成为靶蛋白降解模式转换的新方式,为小分子药物的研发开辟了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