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曲线图:pH小于6时,随着pH的升高,植物淀粉酶活性逐渐增强;pH为6时,植物淀粉酶活性最强;pH大于6时,随着pH的升高,植物淀粉酶活性逐渐降低.pH小于7时,随着pH的升高,动物淀粉酶活性逐渐增强;pH为7时,动物淀粉酶活性最强;pH大于7时,随着pH的升高,动物淀粉酶活性逐渐降低.另外,pH过高或过低,酶都会变性失活. 本...
(1)实验原理:淀粉酶可以使淀粉逐步水解成麦芽糖等还原性糖,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会产生砖红色沉淀. (2)过酸或过碱都会影响淀粉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淀粉的分解,该实验的自变量是PH值,所加试剂的量是相等的,故C试管中加入1mLHCl溶液,过酸环境酶失活,淀粉没有被分解,滴加斐林试剂,不会呈现砖红色沉淀,而是和...
pH值对活性的影响:当pH值偏离最适值时,淀粉酶的活性会降低。这是因为过酸或过碱的环境可能导致酶蛋白变性,从而失去活性。在低于或高于最适pH值的情况下,淀粉酶的活性都会下降,这是因为酶蛋白的结构发生变化,导致其功能受损。温度的影响:除了pH值,淀粉酶的活性还受到温度的影响。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淀粉酶...
(3)从实验可知,只有PH=6.8的3号试管,淀粉才被分解为麦芽糖,遇碘液没有变蓝,PH值为5或6.2等浓度时,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影响消化. 故答案为:(1)该温度是酶最适宜温度,活性最强 (2)淀粉被分解麦芽糖 (3)PH=6.8,唾液淀粉酶最适宜,低于或高于6.8,酶的活性会降低 ...
实验四-4pH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了解pH对酶活性的影响及最适pH的定义。二、原理 酶的催化活性与环境pH有密切关系,通常各种酶只在一定pH范围内才具有活性,酶活性最高时的pH,称为酶的最适pH,高于或低于此pH时酶的活性都逐渐降低。不同酶的最适pH不同。酶的最适pH不是一个特征性的物理常数,...
(3)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在6.8左右,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活性降低甚至失活,因此2号试管酶的活性最高,2号淀粉最少。取100μL碘液(经处理后NaOH溶液不影响碘液显色)作为检测试剂分别滴入试管1、2、3,充分摇匀后,预测三支试管蓝色的深浅程度为:2号试管颜色最浅,1号和3号试管颜色较深。(4)淀粉水解后会产生...
下面是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 一、实验原理: 将浸在不同PH淀粉酶溶液中的圆滤纸片放在淀粉琼脂培养基上,圆纸片上的酶会催化它周围的淀粉分解,孵
这是由于碘会与调节pH所用的NaOH反应,产生次碘化钠(NaIO)和碘化钠(NaI),使之丧失作为检测试剂的功用。(3)利用碘液来检测pH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的实验现象:淀粉加入5% HCl后加入淀粉酶,经60℃保温反应,加入碘液后,呈现棕红色。在重复实验后发现甚至会呈现出红色、褐色,且与滴加淀粉酶的时间有关(即...
解答解:(1)该实验验证的是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选择37℃是因为此温度是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可以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使实验过程中不同pH值之间的对比更加明显. (2)3号试管出现橙黄色,说明此时试管内不存在淀粉,即淀粉已被完全分解. ...
淀粉酶水解淀粉成为葡萄糖,pH会对酶的活性有影响。我们常用的黑曲霉葡萄糖淀粉酶,反应活性最高时的pH值为4.5-4.5,但在pH值为4-5的范围内,活性变化不大。再高或者再低,由于pH对酶的构象有影响,影响酶与淀粉底物的结合,从而降低酶的活性。一般在使用黑曲霉淀粉酶时,为防止感染杂菌,通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