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结构包括细胞外IgV结构域、疏水性跨膜结构域和细胞质尾部结构域,其中包含着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ITIMs)和免疫受体酪氨酸开关基序(ITSM)。 PD-L1 PD-L1(CD274)是PD-1的配体,即可以与PD-1配对结合的蛋白。它由29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主要包括短细胞质尾区、跨...
其结构包括细胞外IgV结构域、疏水性跨膜结构域和细胞质尾部结构域,其中包含着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ITIMs)和免疫受体酪氨酸开关基序(ITSM)。 PD-L1 PD-L1(CD274)是PD-1的配体,即可以与PD-1配对结合的蛋白。它由29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主要包括短细...
PD-L1的结构:PD-L1 是一种单一跨膜蛋白,包含一个细胞外胞浆区域、一个跨膜区域和一个细胞内胞浆区域。细胞外胞浆区域包含一个N-末端免疫球蛋白类区(IgV),用于与 PD-1结合。PD-L1的细胞内胞浆区域含有多个位点,包括一个C-末端的PDZ结合域,可与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相互作用, 从而参与免疫细胞的调控。
其蛋白质结构包含细胞外的IgV结构域,紧接着是跨膜区和细胞内尾。细胞内尾部具有两个磷酸化位点,它们分别位于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和开关基序中,这进一步证实了PD-1在负调节T细胞受体TCR信号方面的作用。当PD-1与配体结合时,SHP-1和SHP-2磷酸酶会与PD-1的细胞质尾部相结合,从而触发一系列的免疫反应。此外...
PD-1 有两个配体分别为PD-L1(CD274)和PD-L2(CD273),它们分别是由290 与270 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Ⅰ型跨膜蛋白,同属于B7 家族,并且具有37% 的同源序列。PD-L1由IgV 和IgC 样胞外区、跨膜区、短的胞质尾区3个部分组成。 2015年,人类PD-1/PD-L1结合相互作用的晶体结构被破译,发现分子以1:1的比例结合。
PD-1和PD-L1的结构相互作用, 即PD-1的外胞浆区域与PD-L1的免疫球蛋白类区(IgV) 结合,从而形成PD-1/PD-L1复合物,从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这种结构相互作用的阻断是PD-1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可以增强T细胞的免疫应答,对肿瘤细胞进行攻击。 PD-1和PD-L1的结构在免疫治疗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人员通过深入了解它...
PD-1 有两个配体分别为PD-L1(CD274)和PD-L2(CD273),它们分别是由290 与270 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Ⅰ型跨膜蛋白,同属于B7 家族,并且具有37% 的同源序列。PD-L1由IgV 和IgC 样胞外区、跨膜区、短的胞质尾区3个部分组成。 2015年,人类PD-1/PD-L1结合相互作用的晶体结构被破译,发现分子以1:1的比例结合。
PD-L1,全称为程序性死亡配体1,是一种大小为40kDa的Ⅰ型跨膜蛋白。其结构主要包括一个细胞外胞浆区域、一个跨膜区域和一个细胞内胞浆区域。细胞外胞浆区域包含一个N-末端免疫球蛋白类区(IgV),用于与PD-1结合,这种结合对免疫系统的调节至关重要。PD-L1的主要功能是作为免疫调节器,参与T细胞的活性调节。
PD-1和PD-L1的结构相互作用, 即PD-1的外胞浆区域与PD-L1的免疫球蛋白类区(IgV) 结合,从而形成PD-1/PD-L1复合物,从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这种结构相互作用的阻断是PD-1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可以增强T细胞的免疫应答,对肿瘤细胞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