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虽然都用于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但它们的操作方法和适应证有所不同。 1.PCI是一种经心导管技术,在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后,通过球囊扩张将病变血管撑开,并运送支架滞留在血管处,从而恢复血流,缓解心绞痛的治疗方法。适应症包括单支或者双支并病变、低危的三支...
PCI推荐组、CABG拒绝组和CABG不适宜组1年内MACE的发生率分别为4.1%、7.0%和14.8%,显示随着对CABG的拒绝或不适宜性增加,MACE的风险显著上升(见图1)。 图1 发生重大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死亡、心肌梗死和卒中的单独分析 在对MACE...
2、CABG 手术高危因素:包括高龄(> 80 岁)、冠状动脉解剖结构不适宜 CABG(如弥漫性小血管)等。 此外,一些患者或家属也可能因年龄较大(> 80 岁)、女性、年轻患者(< 40 岁)、担心直接心脏手术或担忧死亡率较高而不愿意接受 CABG 手术。 SYNTAX ...
PCI和CABG术后从基线到12个月以及最近一次随访(36~60个月)的平均评分变化大于22点(95%CI:21~25.6)(图1)。在1、6或36~60个月时,PCI组和CABG组的SAQ心绞痛频率平均获益率相似。在12个月的随访中,CABG后SAQ心绞痛频率评分的获益大于PCI(差异1.97点,95%CI:0.68~3.26;I2= 18%)。12个月的结果得到留一分析...
近期,由Jonas Persson教授等发表于European Heart Journal的SWEDEHEART注册研究,对200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在瑞典接受PCI或CABG治疗的LMCA患者的长期预后情况进行了汇总分析,并指出,CABG组的死亡率和MACCE发生率较PCI组更低,提示CABG或仍是LMCA患者的首选治疗手段。(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下载文献原文)...
CABG是一种心脏直视手术,心脏外科医生使用从身体其他部位(通常是腿、手臂或胸部)取出的健康血管(移植物)进行搭桥。移植物连接到冠状动脉并绕过狭窄或堵塞的部位,改善心肌的供血。PCI是一种微创手术,也称为血管成形术或支架植入术。它包括通过桡动脉或股动脉穿刺置入一根导丝,并顺着导丝将一根导管推进到阻塞的冠状...
CABG(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是一种通过移植血管来绕过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病变的治疗方法。术后恢复时间长 术后恢复期较长,需要更多的休息和护理。手术风险较高 相比PCI,CABG需要开胸手术,手术风险较高。疗效持久 对于严重的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病变,CABG的疗效更为持久。PCI与CABG的适用...
CABG:1974年国内阜外医院完成第一例冠脉搭桥手术至今,搭桥技术由最初的单纯体外循环下正中开胸手术,发展为不停跳搭桥、小切口搭桥、机器人搭桥等多种手术方式,桥血管的选择也由单纯的大隐静脉,发展为乳内动脉、桡动脉、小隐静脉等多种桥血管选择,当然,手术治疗也得到了极大提高。
介入治疗策略:患者Syntax评分34分,建议优先选择CABG术但患者及家属拒绝外科搭桥手术,要求行冠脉支架植入术。其次,患者多支血管病变,结合COMPLETE研究结果,可能完全血运重建具有更好的远期预后。指定先处理前降支及回旋支,择期处理右冠病变的策略。于2022年5月30日造影后即刻行前降支及回旋支支架植入术,前降支由远端至...
<P>首先要明确一下两个概念:</P> <P>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俗称冠状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