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辨可下病脉证并治原文全文 大法,秋宜下。 凡服下药,用汤胜丸,中病即止,不必尽剂也。 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硬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下利,脉迟而滑者,内实也。利未欲止,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问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原文全文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少阴病...
问曰:病有霍乱者何?答曰:呕吐而利,名曰霍乱。 问曰:病发热,头痛,身疼,恶寒,吐利者,此属何病?答曰:此名霍乱。自吐下,又利止,复,更发热也。 伤寒,其脉微涩者,本是霍乱,今是伤寒,却四五日,至阴经上转入阴,必利,本呕,下利者,不可治也。欲似大便而反矢气,仍不利者,属阳明也,便必硬,十三日愈,所以然...
《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原文全文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则烦而悸。 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微反在上,涩反在下。微则阳气不足,涩则无血。阳气反微,中风、汗出而反躁烦;涩则无血,厥而且寒。阳微不可下,下之则心下痞硬。 动气在右,不可下,下之则津液内竭,咽燥、鼻干、头眩、心悸也。 动气在左,不可下。下之则腹内拘急,食不下,动气更剧。虽有身热,卧则...
发汗多亡阳,谵语者,不可下,与柴胡桂枝汤。和其荣卫,以通津液,后自愈。此一卷,第十七篇,凡三十一证,前有详说。 《伤寒论》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白话文翻译 发汗过多,导致阳气外亡而谵语的,不可攻下,可用柴胡桂枝汤,以调和营卫、和解少阳,使邪气得散,经气得畅,津液得通,则疾病可愈。腹中饥却口不能食,多么...
动气在右,不可发汗,发汗则衄而渴,心苦烦,饮即吐水。 动气在左,不可发汗,发汗则头眩,汗不止,筋惕肉目闰 。 动气在上,不可发汗,发汗则气上冲,正在心端。 动气在下,不可发汗,发汗则无汗,心中大烦,骨节苦疼,目运,恶寒,食则反吐。谷不得前。 咽中闭塞,不可发汗,发汗则吐血,气欲绝,手足厥冷,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