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AG(Multi-Chassis Link Aggregation)是一种网络架构技术,用于实现跨多个物理设备的链路聚合,从而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带宽。在M-LAG环境中,两台或多台设备形成一个逻辑上的单一设备,对外提供无中断的服务。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是M-LAG工作的关键部分,主要包括: 系统状态同步:M-LAG设备之间会定期交换系统状态信息,包...
所以peer-link链路的作用就是: 1.传递DRCP协议的报文DRCPDU,用来判断两个设备能否形成M-LAG系统; 2.跨设备流量需要经过peer-link链路传递。 对于peer-link链路而言,是M-LAG系统中最重要的一条链路,所以自然对peer-link链路的要求就格外的高。 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接口都可以指定为peer-link链路的接口,必须是二...
协议报文交互:Peer-Link链路位于部署M-LAG的两台设备之间,用于交互协议报文和传输部分流量,保证M-LAG的正常工作。 信息同步:Peer-Link链路用于实时同步两台设备间的拓扑状态、MAC地址表、FDB(Forwarding Database)等关键信息,确保两设备逻辑状态一致。 M-LAG设备信息报文传输:在DFS Group协商出主备状态后,M-LAG的两...
M-LAG(Multichassis Link Aggregation Group)即跨设备链路聚合组,是一种实现跨设备链路聚合的机制。如图1-5所示,将两台交换机通过peer-link链路连接并以同一个状态和主机进行链路聚合协商,从而把链路可靠性从单板级提高到了设备级。图1-5 M-LAG示意图 M-LAG的作用 负载分担 如图1-6所示,M-LAG双活系统在...
M-LAG主要应用于普通以太网络、VXLAN和IP网络的双归接入,可以起到负载分担或备份保护的作用。相较于另一种常见的可靠性接入技术——堆叠,M-LAG在可靠性、升级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两者的对比如表1 堆叠与M-LAG的对比所示。 表1-1堆叠与M-LAG的对比 ...
M-LAG设备故障恢复时,peer-link先UP,DFS状态重新协商,M-LAG成员口恢复UP,流量恢复负载分担。M-LAG主设备恢复后设备状态仍然为主,M-LAG备设备恢复后设备状态仍然为备。 M-LAG设备故障示意图 04如何应用M-LAG技术 通过上文我们了解到M-LAG有负载分担流量和备份保护的作用,那么下面我们介绍M-LAG的应用场景。 M-...
它又有什么作用呢?接下来我们可以来了解一下它是什么,又有什么用。peer-link也叫对等链路,是主设备和备设备之间用于通信和同步的一条专用链路,通常情况下,peer-link是一条物理链路,可以用独立的接口或者是专用的链路聚合组来实现;它主要是用于传递控制信息以及进行数据同步...
假设第一种情况是阻塞peer-link接口,那么我们首先需要知道peer-link链路的作用吧,peer-link链路是我们上一章节的内容,它主要是用于传递控制信息以及进行数据同步,如果被阻塞了,那么CE1和CE2组成的M-LAG系统可能就会出问题,所以peer-link链路肯定是不能够被阻塞了吧,那既然p...
DRCP超时时间是指peer-link接口等待接收DRCPDU的超时时间。在DRCP超时时间之前,如果本端peer-link接口未收到来自对端M-LAG设备的DRCPDU,则认为对端M-LAG设备peer-link接口已经失效。 DRCP超时时间同时也决定了对端M-LAG设备发送DRCPDU的速率。DRCP超时有短超时(3秒)和长超时(90秒)两种: · 若本端DRCP超时时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