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 m-lag peer-link reserved 1.1.21 m-lag keepalive { ip | ipv6 } 1.1.22 m-lag keepalive hold-time 1.1.23 m-lag keepalive interval 1.1.24 m-lag keepalive track 1.1.25 m-lag mad default-action 1.1.26 m-lag mad exclude interface 1.1.27 m-lag mad exclude logical-interfaces...
设备仅配置reserved功能 除配置该功能的接口、逻辑端口、管理网口和peer-link接口以外的接口处于ERROR DOWN状态。 设备同时配置suspend功能和reserved功能 仅M-LAG成员口以及配置suspend功能的接口处于ERROR DOWN状态。 M-LAG二次故障(peer-link故障+M-LAG设备故障) ...
m-lag peer-link reserved 缺省情况下,当前VLAN不是peer-link链路的保留VLAN。 1.12 配置DRCP超时时间为短超时 1. 功能简介 当用户需要快速检测peer-link接口状态时,可以配置本功能,快速发送DRCP报文。 2. 配置限制和指导 短超时配置仅在peer-link接口或者M-LAG接口下配置时生效。 请不要在M-LAG进程重启时或ISSU...
对于南北向单播流量,在M-LAG接入侧,M-LAG设备DeviceA接收到服务器主网卡发送的流量并基于路由表转发至网络侧;在M-LAG网络侧,M-LAG设备接收到网络侧发送的流量,到达设备DeviceA的流量通过主M-LAG成员口转发至服务器,到达DeviceB的流量通过peer-link口绕行到设备DeviceA,再通过主M-LAG成员口转发至服务器。
一般来说,Peer-Link链路的带宽应该大于或等于M-LAG接口的带宽,以避免链路拥塞和丢包2。 Peer-Link链路的数量应该根据M-LAG系统的可靠性要求来确定。一般来说,建议使用至少两根Peer-Link链路,以提供链路级的冗余保护。如果使用聚合链路作为Peer-Link,建议使用LACP协议来管理聚合链路的状态2。 2023-11-24回答 评论(0...
在H3C M-LAG组网中,如果两条peer-link做跨板聚合,其中一条带宽利用率为100%,另一条为0,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流量分配不均衡:可能是由于流量分配策略导致某一条链路负载过重,而另一条链路未能分担到流量。可以检查流量分配策略,确保两条链路能够均衡分担流量。 组播流量:你提到链路利用率100%的链路中大量为组播...
peer-link 链路 UP 时,设备角色通过 peer-link 链路计算。 peer-link 链路故障,Keepalive 正常工作,设备角色通过 Keepalive 链路计算。 peer-link 链路和 Keepalive 链路均故障,根据本端 M-LAG 设备上 M-LAG 接口状态决定设备角色。 角色计算因素 当通过 peer-link 链路或 Keepalive 链路交互报文计算设备角色时...
SDN项目tacacs认证采用的带内认证方式,是通过指定source-ip loopback0来和tacacs服务器之间通信的。 答案:错误 判断题 CE6865配置三层主接口专用的保留VLAN(vlan reserved for main-interface 2 to 30)不是必须的,可以不用配置。 答案:错误 判断题 目前SDN网中,服务器接入支持100M,1G,10G三种模式。
DRCP超时时间是指peer-link接口等待接收DRCPDU的超时时间。在DRCP超时时间之前,如果本端peer-link接口未收到来自对端M-LAG设备的DRCPDU,则认为对端M-LAG设备peer-link接口已经失效。 DRCP超时时间同时也决定了对端M-LAG设备发送DRCPDU的速率。DRCP超时有短超时(3秒)和长超时(90秒)两种: ·** 若本端DRCP超时时...
m-lag的设备信息交换以及配置报文通过peer-link口进行转发 1. 解释m-lag的设备信息交换过程 M-LAG(Multi-Chassis Link Aggregation)是一种网络架构技术,用于实现跨多个物理设备的链路聚合,从而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带宽。在M-LAG环境中,两台或多台设备形成一个逻辑上的单一设备,对外提供无中断的服务。设备之间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