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AG(Multichassis Link Aggregation Group)是一种新兴的跨设备链路聚合的技术。其基本思想是让两台接入交换机以同一个状态和被接入的设备进行链路聚合协商,在被接入的设备看来,就如同和一台设备建立了链路聚合关系。通过跨设备的链路聚合,可以将可靠性从单板级提高到设备级。 堆叠和M-LAG的对比 知识扩展 堆叠和M...
交换机M-LAG组配置 M-LAG(Multichassis Link Aggregation Group)即跨设备链路聚合组。如图1所示,M-LAG是ServerA与设备Device1和Device2进行跨设备链路聚合,如同ServerA和一台设备建立了链路集合关系,提高了链路可靠性。 图5-1M-LAG介绍 操作步骤 在主菜单中选择“网络配置>站点配置>站点配置”。选择需要配置的站点...
当然是紧跟时代步伐,人家叫M-LAG,那我三就叫DRNI好了。 DRNI(Distributed Resilient Network Interconnect,分布式弹性网络互连)是一种跨设备链路聚合技术,将两台物理设备在聚合层面虚拟成一台设备来实现跨设备链路聚合,从而提供设备级冗余保护和流量负载分担。我觉得说得挺好的,在聚合层面虚拟成一台设备,华为说将两台...
配置M-LAG纳管和业务随行功能背景信息 为提高园区网络的可靠性,同时保证园区网络无损升级,可以将网络核心、汇聚层设备组建为M-LAG,每台M-LAG成员设备上下行连接,并且采用跨板双成员口Eth-Trunk上下行。网络中任意一台设备故障,或者任意一台设备升级都不会产生业务中断。接入层推荐通过堆叠提高可靠性。 为保证网络...
Device A和Device B在VLAN接口100配置相同的IPv4地址和MAC地址、IPv6地址和IPv6 Link-local地址,以便IPv4和IPv6用户均可通过该网关访问外部网络。· 配置Device A和Device B通过VLAN接口101实现三层互通。如果Device A或Device B与上行设备Device C的链路故障,报文可以通过路由绕行到对端M-LAG设备处理。
M-LAG可以被视为一种横向虚拟化技术,将两台设备在逻辑上虚拟成一台,提供了一个无环路的二层拓扑,并实现冗余备份,简化了组网及配置流程。此外,M-LAG允许设备在故障情况下仍能保持业务连续性,且在升级时可确保至少一台设备在线,对运行中的业务影响较小。对于M-LAG的竞争对手,华三推出了一种...
M-LAG即多链路聚合组,用于实现链路冗余备份。M-LAG让设备间建立多条链路连接,提升链路带宽利用率。堆叠的核心是将多台交换机通过堆叠线缆连接起来。堆叠系统中各成员交换机需配置一致的参数才能协同工作。M-LAG配置需在相连的设备上设置对应的端口和参数。正确的M-LAG配置能确保在链路故障时无缝切换流量。堆叠可根据...
配置M-LAG 分别在SwitchA、SwitchB、SwitchC和SwitchD上配置双主检测链路、V-STP、DFS Group、peer-link和M-LAG成员接口。 双主检测链路通过管理网口互通,DFS Group绑定的管理网口IP地址要保证可以相互通信,管理网口下绑定VPN实例,保证双主检测报文与业务流量隔离。 Peer-Link链路Eth-Trunk接口的成员口建议跨板部署...
它可以在堆叠设备组之间实现更灵活的链路聚合和冗余备份M-LAG(Multi-Chassis Link Aggregation)和S-...
01 堆叠技术概述堆叠技术是一种将多台物理交换机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逻辑上统一的网络设备的技术。02 M-LAG技术概述多链路聚合组 (Multi-Link Aggregation Group, M-L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