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国家凝聚态物理实验lk99“2308.04353"论文,测出了跟韩国lk99团队类似的结果。在370 K附近电阻率急剧下降。这种跳变是存在的,但是电阻没有降低为0。具体来说是里面的硫化亚铜引起的,这种相变从晶型上来解释的话,就是从六方晶系转化为斜方晶系,导致了电阻变化。当然这个也不...
假象的揭示 然而,中国科学院的研究团队并未袖手旁观。他们深入研究了LK99材料,并发现了造成这一假象的根源。他们的预印本论文指出,实验结果表明LK99在常压下并不具备室温超导特性,而这种假象来源于硫化亚铜杂质的存在。虽然相关样品具有一定的弱抗磁性,但却无法表现出完全的抗磁性和零电阻现象[1][2][3]。更多...
不可能,绝不可能,lk99是一种全新的发现,是第五次工业革命,有超导大牛背书,我…我的股票还能救一下 天远树若荠 颇具盛名 7 中科院物理所的这篇论文与韩国人报道结果的差异,从凝聚态物理的角度来看就是材料随温度变化时是否发生了一级相变。物理所认为发生了一级相变,也就是晶体结构有转变,所以由电阻、热效应等...
作者: 中科院的最新论文是用LK99中杂质硫化亚铜相变角度来解释了它在室温下电阻骤降的变化。 核心的问题是,虽然说LK99室温电阻变化曲线和硫化亚铜单质电阻室温下相变电阻变化曲线类似, 但LK99当中硫化亚铜的含量绝对达不到中科院论文当中的70%的程度。 另外在LK99原始论文当中,原始研究团队早就认识到硫化亚铜存在。 在...
9月3日晚间消息,L..9月3日晚间消息,韩国LK99论文最新修改,增加新的电阻数据,基本上破除了中科院的硫化亚铜说法。之前中科院连发两篇论文,都是主打一个硫化亚铜,一口咬定LK99的电阻下降是硫化亚铜导致的。
有一说一, 中科院的新论文说证伪lk99为时尚早, 最多能解释电阻跳变现象, 抗磁性还是解释不了. 这是其一 其二是即使是电阻, 解释的也远算不上完美. 论文拿纯硫化亚铜的电阻变化曲线和lk99的相似, 以表明lk99电阻变化是硫化亚铜导致的. 但他实验里含硫化亚铜很少的lk99样品里, 并没观察到电阻跳变. 这地方就...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在arXiv上发表论文,称LK99非真正的超导,所谓超导现象很可能是由于惨杂杂质Cu2S在约385 K时发生相变导致。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属于国内物理权威机构,后面还会有反转吗?让我们拭目以待! ——— 在此声明: 1、本人无超导股持仓,只密切关注和收集KL99内外网最新信息,并且对视频内容客观描述,而视频真实性...
如何解读中科院8月15日发布的关于韩国LK99室温超导新论文?这篇文章很难懂,我看了个云山雾罩,大致觉得:中科院的验证方法很高端,验证过程很严谨,几组结果都证明韩国的LK99基本与超导无关。不知我的感觉对不对? 发布于 2023-08-16 21:02・IP 属地澳大利亚 赞同10 分享收藏 ...
知乎,中文互联网高质量的问答社区和创作者聚集的原创内容平台,于 2011 年 1 月正式上线,以「让人们更好的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找到自己的解答」为品牌使命。知乎凭借认真、专业、友善的社区氛围、独特的产品机制以及结构化和易获得的优质内容,聚集了中文互联网科技、
类似的批评知乎上早就有了,所以这事说起来也没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