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MS实验的完整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材料获取:细胞或组织。(2)蛋白提取:可根据目的蛋白的特性加入不同类型的IP裂解液及抑制剂。如:非磷酸化蛋白可不添加磷酸酶抑制剂;IP背景高,选用裂解度高的裂解液;目的蛋白IP不下来,选用裂解度低的裂解液等。(3)Beads结合抗体孵育:对应的抗体与Beads结合...
从以上使用IP-MS的论文中可以发现,IP-MS的作用是筛选鉴定诱饵蛋白的相互作用蛋白,辅助选择关键互作蛋白;总的来说,针对想要研究的的蛋白,深入解析其蛋白互作的分子机制,是显著提高学术文章研究水准的重要内容。而IP-MS(Immunoprecipitation-Mass Spectrometry)就是目前发现和揭示蛋白互作的主流技术方案。Co-IP 1、...
IP-MS实验最主要的失败原因是前期的IP实验效果不理想,导致互作蛋白鉴定过多或过少、后续无法成功验证。而用WB检验IP实验效果,常因为抗体质量差、WB与质谱原理和灵敏度有差异等原因,导致WB结果难以预示MS结果。IP效果评估能在质谱检测前评估IP实验效果,提高后续IP-MS成功率,缩短试错周期。 我们推出“IP效果评估”产品...
一次IP-MS实验,能高通量的鉴定和筛选到多个与目的蛋白存在相互作用的蛋白质,是确认目的蛋白与预期靶蛋白的特异性相互作用的首选方法。百泰派克生物科技采用Thermo Fisher的Q ExactiveHF质谱平台,结合Nano-LC色谱,提供高效快速的IP-MS互作蛋白分析服务技术包裹,您只需要将您的实验目的告诉我们并将您的细胞寄给我们,...
理想的IP-MS实验会通过特异性靶向目的蛋白以检测更接近生理状态下的蛋白相互作用,但这种检测准确性很大程度上会受到目的蛋白内源表达水平低或抗体效价低等因素干扰。因此,过表达目的蛋白并带有融合标签(例如Flag、HA、Myc等)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由于IP-MS实操作上与常用的IP-WB的实验非常相似,但是具体流程需要随质谱...
筛选和发现目的蛋白(target)在细胞中新的互作蛋白或者新的后修饰,免疫沉淀(IP,Immunoprecipitation)结合LC-MS(液相色谱-质谱连用,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核心工具)是目前的主流技术方案(IP-MS)。通过一次IP-MS实验,能高通量的鉴定和筛选到多个与要研究的目的蛋白(target)存在相互作用的蛋白质(蛋白质复合物组分),从而拥有...
9.对目的蛋白进行WB检测或MS分析。4.IP实验结果解读 (1)IP-WB:图3展示了IP后的WB检测结果示意图,解读结果前先认识一下各标注的含义:Input:指阳性对照,使用预留的细胞裂解液进行WB,以确认目的蛋白的存在,排除假阳性结果的干扰。IP:指用对应的抗体来富集目的蛋白,例如IP中的a是指用了蛋白a的IP抗体去...
因此,在进行IP-MS实验前,需要对抗体进行充分的验证,确保其能够特异性地捕获目标蛋白质。其次,需优化IP和质谱条件,以提高捕获效率和减少非特异性结合。在进行IP时,需要优化洗涤条件,以去除非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从而提高目标蛋白质的纯度。在进行质谱分析时,需选择合适的质谱仪和分析方法,以获得准确的蛋白质...
具体来说,IP-MS实验会先用一种特殊的方法,把我们要研究的东西变成很小很小的粒子,就像把一个大蛋糕切成好多好多小块一样。然后,这些小粒子会被送到一个像小隧道一样的地方,在那里,它们会受到一些特殊的“力量”的影响。有的粒子会被吸到这边,有的会被吸到那边,就像小朋友们玩磁铁,有的东西会被磁铁吸住,有...
IP-MS实验中的IP对照组为阴性对照,主要目的是为了在分析结果中过滤掉实验组鉴定到的非特异性结合蛋白。质谱仪检测灵敏度非常高,在实验组IP样品中,超过90%的蛋白鉴定结果可能都来自于非特异性结合蛋白或未清洗干净背景残留;但基于目前蛋白相互作用中大部分属于较弱的、瞬时相互作用这一认识,通常也不建议通过较剧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