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表明ILC2在血糖调控中扮演重要角色。 实验结果显示,ILC2分泌的细胞因子IL-5和IL-13能够刺激胰岛α细胞释放胰高血糖素。最初,研究者认为这些ILC2是胰岛自身产生的,但后来发现它们实际上是来自肠道,并在禁食后迁移到胰腺。 禁食小鼠肠道中的ILC2显著减少,荧光标记追踪显示这些细胞确实从肠道迁移到了胰腺。研究者分析...
接下来作者检测了ILC2群体的细胞因子产生能力,发现VAT中大多数ILC2都自发表达IL-5,也有较多的ILC2表达IL-13;通过报告小鼠组织切片可见IL-13阳性的ILC2主要聚集在血管附近。为了佐证报告小鼠中的实验结果,作者将VAT中的ILC2分离出来体外培养,发现在不加入任何刺激物的情况下这些ILC2能自发分泌IL-5,加入IL-33后能够...
虽然Th2细胞在过敏反应中的作用揭示的比较完善,但ILC2细胞同样能够产生IL-5以及IL-13。实验表明,鼻腔接种木瓜蛋白酶(一种过敏原)能够引发野生型小鼠产生IL-5以及IL-13的分泌,此外,Rag-2的缺失并不能抑制这一效应,这说明在除了Th2细胞之外还有别的细胞类型参与了过敏反应中Th2型细胞因子的释放。相反地,ILC2缺失...
结肠组织ILC2s具有异质性,包括CD27+ILC2s和CD27-IL-17A+ILC2s两群,分别产生IL-5/IL-13和IL-17A。同时,CD27+ILC2s和CD27-IL-17A+ILC2s在细胞因子IL-25的刺激下,具有向肺脏迁移的能力,并且在肺脏中可以保持其在结肠中的细胞...
与Th2相似,ILC2s在控制蠕虫感染中起着关键作用,同时通过产生IL-5和IL-13以响应IL-33、IL-25和胸腺基质淋巴生成素(TSLP),使变应原诱导的过敏性炎症持续存在。ILC2s的炎症依赖性可塑性已在小鼠肺和人外周血中得到证实,IL-1β、IL-12和IL-...
c-Kit-群体(c-Kit- ILC2s)代表典型 ILC2, 表达更高水平的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受体(TSLPR)和IL4、IL5和IL13 mRNA。这些细胞表现出对IL-33的强烈反应,产生细胞因子IL-5和IL-13。 c-Kit + CCR6 +群体(c-Kit + ILC2s)代表非典型亚群,除了 具有ILC2s的基本特征,还 中等表达ILC3特征基因(例如编码转录...
董亮教授:ILC2的发现与命名:2010年,研究人员发现了无谱系标记的新型淋巴样细胞,这些细胞在IL-2刺激下增殖,并产生大量Th2细胞因子(例如IL-5、IL-13),被称为“固有辅助细胞”。此外,还在小鼠中发现了新型固有2型免疫效应白细胞“Nuocyte”,这些细胞在IL-25和IL-33作用下迅速扩增,是蠕虫感染早期IL-13的主要来源...
与Th2相似,ILC2s在控制蠕虫感染中起着关键作用,同时通过产生IL-5和IL-13以响应IL-33、IL-25和胸腺基质淋巴生成素(TSLP),使变应原诱导的过敏性炎症持续存在。ILC2s的炎症依赖性可塑性已在小鼠肺和人外周血中得到证实,IL-1β、IL-12和IL-18的刺激促进ILC2s转化为表达T-bet(Tbx21)和产生IFN-γ的ILC1样...
2016年07月18日讯 II型天然淋巴细胞(ILC2)是天然淋巴细胞家族的一大亚群,它对于天然免疫以及组织代谢稳态的调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尽管ILC2不表达抗原受体,但能够识别感染后组织分泌的IL-33并产生抗感染效应。ILC2的功能与Th2相似,它们都能够分泌一系列的II型细胞因子,比如IL-5与IL-13。最近的研究表明ILC2能够调...
2016年07月20日讯 过敏炎症反应是由IL-4、IL-5以及IL-13介导产生的。其中IL-4能够促进B细胞分泌IgE,而IgE能够介导杆细胞与嗜碱性粒细胞的去粒化(degranulation),从而释放包括组胺在内的促炎性因子;IL-5能够驱动嗜酸性粒细胞的分化,聚集以及活化;IL-13则作用于包括表皮细胞在内的多种细胞,促进粘膜液的分泌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