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HC 实验流程:通常包括样本固定、包埋、切片、脱蜡水化、抗原修复、灭活、封闭、一抗孵育、二抗孵育、显色、复染、封片观察 12 个部分。图 3. 免疫组化(IHC)流程图[2]。1 样本固定 目的 1) 充分保存细胞成分,包括可溶性和结构性蛋白质;2) 防止细胞成分 (包括抗原和酶) 自溶和置换;3) 稳定细胞材料,避...
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 IHC)全称为免疫组织化学,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及临床诊断的实验技术。其核心原理为利用免疫学中的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附带的显色剂发生显色。这种技术方法不仅能够定性识别组织和细胞内的抗原(通常是蛋白质),还可以精准定位这些抗原的细胞和组织分布,甚至...
一、实验准备在进行IHC实验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实验准备。首先,需要准备好实验所需的所有试剂和器材,包括一抗、二抗、DAB显色剂、PBS缓冲液、抗体稀释液、封片液、显微镜、照相机等。二、样本处理在进行IHC实验时,需要先对样本进行处理。样本可以包括石蜡切片、冰冻切片、细胞爬片等多种形式。根据不同的样本类型,...
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是利用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 包埋组织 在4%多…
IHC实验的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IHC实验的步骤1,准备组织切片。将新鲜的组织样本经过固定、脱水、包埋和切片等处理,制成厚度适中的切片。切片的质量对后续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有直接影响。IHC实验的步骤2,进行抗原修复。这一步骤是为了去除固定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交联物质,使得抗原能够被抗体识别。常用的方法包括热...
这意味着你需要将切片放入含有适当pH值的修复缓冲液中。在一定温度下处理一段时间。你有没有想过。这个时间控制的重要性?如果时间过长,抗原可能会变性;而如果时间太短,抗原可能没有被充分恢复。实验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精确调整温度以及时间,这对于实验成功至关重要。一个小小地失误可能就会影响整个实验的结果。
实验流程01样本准备IHC技术可应用于石蜡切片、冰冻切片以及细胞涂片的检测。尽管多数抗体适用于石蜡切片,且这些抗体通常也适用于冰冻切片和细胞涂片,但石蜡切片因其优越的组织形态结构和清晰的定位而成为实验室首选。本文将重点介绍石蜡切片的操作流程。02组织固定组织离体后,需立即进行固定处理,以最大限度保存组织细胞内的...
IHC的“基石”:原理及步骤 做实验时最基础的就是深刻的铭记原理,如此在实验的实操阶段才能真正做到胸有成竹。简单来说,免疫组化就是一项利用抗原抗体反应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和对蛋白定位、定性的实验技术。各位小伙伴们可以通过下面的视频对免疫组化...
IHC实验步骤(一天流程) - 副本一抗来源兔和鼠: 1.将组织芯片放入烘箱中,温度调至63度,烘蜡一小时。 2.配制试剂。 2.1 10* PBS缓冲液(配方:80gNaCl、2gKCl、15.35gNa2HPO4、2gKH2PO4,用纯水定容至1000毫升,pH=7.2):将10*PBS缓冲液稀释至1*PBS缓冲液,再在1*PBS缓冲液中加入占总体积0.05%的吐温试剂; ...
1. 柠檬酸缓冲液处理:加热浸泡在 10 mM pH 6.0 的柠檬酸盐缓冲液中的玻片,使之维持在准沸腾的温度(95-99°C)10 分钟。取出放在实验台上自然冷却 30 分钟。 2. EDTA 处理:加热浸泡在 1 mM pH 8.0 EDTA 溶液中的玻片,使之维持在准沸腾的温度(95-99°C)15 分钟。不需另加冷却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