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使用四根线(I2C和UART使用两根线),没有信号接收成功的确认(I2C拥有此功能),没有任何形式的错误检查(如UART中的奇偶校验位等)。 UART代表通用异步接收器/发送器也称为串口通讯,它不像SPI和I2C这样的通信协议,而是微控制器中的物理电路或独立的IC。 UART的主要目的是发送和接收串行数据,其最好的优点是它仅使用...
SPI实现要简单一些,UART需要固定的波特率,就是说两位数据的间隔要相等,而SPI则无所谓,因为它是有时钟的协议。 I2C的速度比SPI慢一点,协议比SPI复杂一点,但是连线也比标准的SPI要少。 UART一帧可以传5/6/7/8位,I2C必须是8位。I2C和SPI都从最高位开始传。 SPI用片选信号选择从机,I2C用地址选择从机。 RS232...
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是基于四线的全双工通信协议,这些线通常被称为 MOSI(master out slave in)、MISO(master in slave out)、SCL(由 master 产生的串行时钟)和 SS(slave 选择线,用于在通信期间选择特定从站)。 SPI 遵循主从架构,通信始终由主机启动。...
SPI协议是由摩托罗拉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发的,SPI旨在为微控制器和外设之间提供一种简单而高效的数据交换方式。 从本质上讲,SPI 通信依赖于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从而实现全双工通信。每个传输至少由两个设备组成:一个主设备,用于发起和控制通信;以及一个从设备,用于响应主设备。 在典型的 SPI 传输中...
SPI工作原理 I2C是什么? 集成电路间总线(I2C) 简介 串行外设接口(SPI) 简介 串行外设接口 (SPI) 最初是 Motorola 公司为与许多常用通信处理器和微控制器接口所引入的串行总线标准。与 I2C一样,SPI 能够与间歇访问的速度较慢的外设器件进行良好通信,例如与 EEPROM 和实时时钟的通信。但是,对于处理大量数据流的应用...
一、SPI总线 串行外围设备接口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总线技术是Motorola公司推出的一种同步串行接口,Motorola公司生产的绝大多数MCU(微控制器)都配有SPI硬件接口,如68系列MCU。SPI 用于CPU与各种外围器件进行全双工、同步串行通讯。SPI可以同时发出和接收串行数据。它只需四条线就可以完成MCU与各种外围器件的通...
与SPI不同的是,I2C是一种多主总线,也就是在总线上可以连接多个主设备,这些主设备都可以发起对总线的控制。 I2C总线2主2从原理框图 所以I2C的主从关系不是固定的,它会根据功能需要,在通信过程中动态变化。 I2C总线可以是多主模式,动态变化 2.1仲裁 主从模式中的一主多从在整个周期中都是由主设备来控制时序和进...
I2C总线与SPI总线的比较 在现代电子系统中,微控制器与各种外设之间的通信是必不可少的。I2C和SPI是两种流行的串行通信协议,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I2C总线 I2C是一种多主机、多从机的同步通信协议,广泛应用 2025-01-17 15:08:31 SPI和I2C通信协议:应用与区别 本文深入解析了SPI和I2C这两种通信...
SPI(串行外设接口),I2C(串行总线接口)和UART(通用异步收发器)是三种常用的通信协议,用于在不同的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目录 三者的区别: 单工,半双工,全双工: 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 串行和并行: 三者的区别: 1.硬件连接:SPI使用4线或3线(带主从模式)连接,其中包括一个时钟线、一个主从选择线、一个主设备输...
spi总线和i2c总线的区别 spi总线和i2c总线的区别 两种常见通信协议在电子设备中广泛应用,理解它们的差异对硬件设计至关重要。从基础结构到应用场景,二者各有特色。物理结构差异明显。SPI总线需要四根线:主设备输出从设备输入、主设备输入从设备输出、时钟信号、片选信号。每个从设备需要独立的片选线,设备数量增加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