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临床上治疗HIV-1感染药物的作用靶点有: A. 逆转录酶 B. 连接酶 C. 蛋白酶 D. 整合酶 E. 异构酶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AC 反馈 收藏
系链蛋白对 HIV-1 病毒释放的抑制作用会被病毒 Vpu 抵消,而PLAUR 对 HIV-1 病毒产生的抑制作用却不会被 Vpu 或 Nef 抵消(图4),这表明 PLAUR 干扰 HIV-1 病毒释放的机制可能与系链蛋白不同。此外,在受 HIV-1 感染的巨噬细胞中,新合成的病毒被封存在细胞内质膜相连的亚细胞细胞内区室( VCCs )中。在没...
2024年4月24日,日本东京庆应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Viruses》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重要文章,探讨了HIV-1潜伏感染的转录后调控机制,重点关注这些机制作为潜在治疗靶点的可能性。HIV-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病毒,主要原因之一是它能够在体内进入一种潜伏状态,即使患者接受治疗,病毒也能隐藏起来。本文通过...
这一研究结果可能为HIV-1的疫苗研究提供新的靶点。作者在文中只检测了这种FDG抗体对重组HIV-1 Env和SARS-CoV-2 S蛋白多糖反应活性,但是这可能排除了体内其它类型的多糖形式。文章中检测了9位未感染HIV-1的个体外周血中的前体FDG抗体,未来需要在一个更大的群体的个人和其他免疫组织将对这些Abs的信息进行更深入研...
临床上治疗HIV-1感染药物的作用靶点有() A逆转录酶 B异构酶 C连接酶 D整合酶 E蛋白酶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略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小额打赏 169人已赞赏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岳建民研究员与麦吉尔大学合作,报道了从中药铁椤(Amoora tsangii.)中分离得到的具有抗HIV活性的四个新类固醇类化合物和二个已知化合物,文章对它们的波谱数据和化合物4的抗HIV活性、构效关系等进行了介绍。相关研究发表于SCIENCE CHINA Chemistry,题为“A new class of HIV-1 inhibitors...
由于耐药性的产生,不能清除体内病毒和治愈艾滋病,发现新结构、新靶点的抗HIV药物至关重要。天然产物因其结构多样、作用机制新颖等特点,一直是新药研发中的重要候选化合物库。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郑永唐研究员团队近期在Scientific reports发表题为SJP...
HIV-1的潜伏状态是治疗难题,研究者通过系统性研究,发现病毒利用宿主细胞的后转录调控机制来维持其静息状态,如miRNA分子如miR-28, miR-125b等能调控HIV-1 mRNA,影响病毒复制。应激颗粒如PKR也参与抑制病毒蛋白合成。这些调控机制在病毒潜伏期间扮演关键角色,为治疗策略提供了可能。文章指出,通过靶向...
《真菌作用HIV-1整合酶靶点的活性成分研究》是依托南开大学,由刘方担任项目负责人的面上项目。中文摘要 目前抗AIDS药物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HIV-1逆转录酶、蛋白酶和整合酶抑制剂的筛选上。逆转录酶抑制剂多为核苷类似物,会因病毒的变异而失效。蛋白酶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所以抑制HIV-1蛋白酶的药物也对人体有毒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