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CCR5D32/D32干细胞移植可以根除HIV-1宿主,采用对HIV-1具有抵抗力的免疫系统替代原有的免疫系统,最终实现HIV-1的缓解和治愈,尤其适用于因潜在疾病而需要移植的HIV感染者。已有报道指出使用无关的成年CCR5D32/D32干细胞捐赠者,成功治愈了两个HIV-1感染案例。 在先前成功治愈两名男性HIV-1患者的异基因干细胞移...
HIV-1细胞嗜性及疾病进展与抗病毒治疗药物研发 HIV-1感染者的疾病进展与辅助受体的利用关系密切,根据病毒与宿主细胞结合时使用的辅助受体(趋化因子受体)种类,HIV-1呈现不同的细胞嗜性,即HIV-1嗜性。 HIV-1...
HIV-1感染者的疾病进展与辅助受体的利用关系密切,根据病毒与宿主细胞结合时使用的辅助受体(趋化因子受体)种类,HIV-1呈现不同的细胞嗜性,即HIV-1嗜性。 HIV-1 嗜性与辅助受体 HIV-1病毒感染靶细胞时,包膜糖蛋白gp120首先与靶细胞表面的CD4分子结合,促使...
HIV-1的生命周期开始于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随后进入细胞并释放其基因组RNA。在进入细胞后,病毒的RNA被转录成DNA,并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随后利用宿主细胞的转录和翻译机制合成病毒蛋白质和新病毒颗粒。 不同于普通病毒,HIV-1在宿主细胞中引发了一系列复杂的基因表达调控过程,不仅影响宿主的转录活动,还能够...
HIV-1感染细胞的全局转录和翻译变化 这使得HIV-1能够优先考虑自己的需求,同时有效地阻止宿主防御机制。因此,这种病毒可以以即使在压力条件下也保持强健的方式操纵宿主细胞机制。 这些作者还观察到核糖体在HIV-1 mRNA的特定区域碰撞,特别是这个移码位点的上游。论文共同作者Florian Erhard说,“这些碰撞并非偶然,而是受到严...
HIV-1感染者的疾病进展与辅助受体的利用关系密切,根据病毒与宿主细胞结合时使用的辅助受体(趋化因子受体)种类,HIV-1呈现不同的细胞嗜性,即HIV-1嗜性。 HIV-1 嗜性与辅助受体 HIV-1病毒感染靶细胞时,包膜糖蛋白gp120首先与靶细胞表面的CD4分子结合,促使gp120发生构象改变,继而与辅助受体CXCR4或CCR5结合,介导病毒...
一个方法是“shock and kill”,即通过重新激活潜伏的HIV-1进行细胞的靶向消除,但临床效果不好,无法实现长期控制和免疫清除【1-2】。另一种方式是采用HIV-1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但其需要在体外进行细胞毒性筛选,所需浓度远超批准剂量。目前批准的NNRTIs的HIV-1感染细胞死亡活性远远低于逆转录酶(...
发现,HIV在感染细胞后迅速进入细胞核进行逆转录。另外,研究还发现HIV在细胞核中仍对衣壳抑制剂PF74高度敏感,这提示HIV脱衣壳也同样发生在细胞核内。在该研究中,研究者使用诱导型的核孔复合物抑制剂来监测HIV-1进入核的动力学,并定义这些感染步骤的生化阶段。Nup62是一种核孔蛋白,已知定位于NPC的中心孔。先前的...
生物学家证明,HIV-1的衣壳就像特洛伊木马一样,通过核孔传递病毒货物。 逆转录病毒不能自己复制——它们必须将自己的遗传密码插入宿主的DNA中,利用宿主细胞的资源复制更多的自己,从而进一步感染。一些逆转录病毒仅在细胞分裂时感染细胞,此时保护宿主遗传物质的核膜破裂,使其易于接近。HIV-1是一种逆转录病毒,被称为慢病...
经典理论认为,HIV-1进入细胞后,在细胞质发生反转录和脱壳,释放的基因组通过核孔入核,再发生染色体整合。然而,近年研究发现细胞核中也存在病毒衣壳,且发挥整合位点选择、免疫逃逸等功能。最新的报道证明,病毒在染色体整合位点附近完成脱壳。由于携带衣壳的病毒核心尺寸远比细胞核孔大,其穿越核膜的方式成为关注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