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fs send -i -R sendpool/etc@snap_1 sendpool/etc@snap_2 | ssh John@10.0.0.2 zfs recv -uv recvpool/ #-i 指増量备份,此时不能指定 -d 或 -e#若远程主机不允许 root 登陆#在发送端执行([可选]授予普通用户 Marry 执行发送及操作快照的权限): zfs allow -u Marry send,snapshot sendpool #...
$ env -i SHELL=/bin/sh PATH=/etc:/bin:/sbin:/usr/bin:/usr/sbin HOME=/root NAME=root /usr/local/sbin/zfsnap snapshot -v -a 1w -r yzpool/data >> /yzpool/log/zfsnap.log 删除数据集 数据集的删除并不像普通文件夹那样可以使用rm命令,而是使用zfs destroy命令,如果该数据集关联了相关快照...
UFS 全称是 Unix File System,即 UNIX 文件系统,基于 UNIX v7,这个文件系统只能扩大不能被缩小。 ZFS文件系统的英文名称为Zettabyte File System,也叫动态文件系统(Dynamic File System) 按C 创建,选GPT,创建GPT分区表方案 提示分区表创建成功,再次创建分区 按C 创建分区 创建完的分区后如下图,确认没问题后选Fi...
zfs setCUSTOMNAME:PROPERTYNAME=VALUE DATASET#自定义属性 zfs set quota=10G ... #指定 dataset 的容量上限(hard limit),包括其下的子 dataset 及 snapshot 等 zfs setrefquota=10G ... #同上,但不计算子 dataset 及 snapshot 等的容量 zfs set quota=none ... #取消配額限制 zfs set userquota@John=...
Freebsd 10 zfs 分区,进入单用户修改root密码,报错 [root@test:~]@# passwd Changing local password New Password: Retype New Password: passwd: pam_chauthtok(): error in service module 解决方法: 引导进入单用户模式后,在/bin/sh提示处回车确认。然后输入下面的命令:...
#zpool replace zroot da1p3 完成硬盘的替换。此过程将进行数据从第1块硬盘复制到第二块硬盘的操作,需要一些时间,需要静静等待。 最后,将启动信息写入新硬盘。 # gpart bootcode -b /boot/pmbr -p /boot/gptzfsboot -i 1 da1 partcode written to da1p1 ...
这里我们选择 ZFS 回车即可 直接回车 还是直接回车 这里空格然后回车 方向键选择 yes 回车 设置root 用户密码,注意:输入密码时不显示任何信息 确认密码 设置网络,直接回车。但是在这里设置网络没用(无法连接网络)应该是虚拟机的问题 要如何设置网络,我在下部教程里会仔细说明 ...
通过升级到 OpenZFS 版本 2.2,ZFS 子系统得到了显着的提升。新功能包括块克隆、BLAKE3 校验和以及性能改进(例如完全自适应 ARC 和 I/O 预取增强)。 NFS 变化: FreeBSD 14 现在支持在 VNET 监狱中运行 NFS 服务器,从而扩展了网络配置的范围。用户可以通过隔离其文件系统上的 Jail、设置 allow.nfsd 参数并确保...
系统将要求用户设置系统的主机名、配置 ZFS 存储、设置 root 密码,添加至少一个非 root 用户以及配置时间和日期。完成后,系统可以引导到预装有 Xfce (或 KDE)的 FreeBSD 中。FuryBSD 完成了所有困难的工作,甚至还花了很多精力使桌面看起来更漂亮。 如上所述,桌面环境没有大量预装软件,因此几乎肯定要安装额外的...
方式一:ZFS 静态編译进内核 # 确保内核启用如下三项支持options ZFS #/usr/src/sys/amd64/conf/MyKerneloptions NFSD #krpc options UFS_ACL #acl 方式二:ZFS 做为模块开机加载 # 确保如下两个文件同时存在# /boot/kernel/zfs.ko # /boot/kernel/opensolaris.ko# 必須的两个模块与内核同步編译MODULES_OVE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