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Mn-Al-C系列低密度高强钢层错能(SFE)增大,并析出短程有序(SRO)相和κ型碳化物.高SFE的低密度Fe-MnAl-C钢具有多种变形机制,如新型的微带诱导塑性(MBIP),动态滑移带细化(DSBR)和剪切带诱导塑性(SIP)变形机制以及普遍的相变诱导塑性(TRIP)和孪生诱发塑性(TWIP)变形机制.这些变形机制与Fe-Mn-Al-C钢内的...
目前正在研发的第三代先进高强钢包括轻质 (lightweight )钢,QP (quenching and partitioning )钢和中锰钢(Mn 质量分数为5%~10%)。 其中,Fe-Mn-Al-C 系低密度高强钢由于 Al 元素的加入降低密度的同时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 满足第三代汽车用钢对轻量化的要求。同时,由于大量Al 、Mn 和C 元素的添加,导致Fe...
二、fe - mn - al - c轻质高强钢的特点。 1. 轻质。 宝子们,咱们先说说这个轻质的特点。你想啊,在很多地方我们都希望东西又轻又好用,就像我们用的手机,如果越来越轻,拿在手里多舒服呀。这种钢材因为它独特的元素组成,fe(铁)、mn(锰)、al(铝)、c(碳),铝元素的加入就像是给钢材做了个瘦身计划,让它...
摘要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轻量化汽车用钢的研发和应用越来越广泛.抗拉强度超过1000 MPa的第二、三代汽车用钢往往是复相组织,通过固溶、析出、变形、细晶强化等各种强化方式,在基体中形成大量缺陷,导致钢材服役过程中对氢更加敏感,容易在很小的氢溶解条件下发生氢脆.Fe-Mn-C系、Fe-Mn-A...
Fe-Mn-Al-C低密度钢研究现状及展望 满廷慧,彭伟,王子波,廉心桐,陆恒昌,董瀚 摘要:在汽车工业发展需求的节能环保与高安全性的双重目标下,Fe-Mn-Al-C低密度钢因其低密度和优异的力学性能,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因此,综述了Fe-Mn-Al-C低密度钢的合金成分与微观组织、生产工艺、强化机制...
本发明涉及轻质高强钢,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激光选区熔化(slm)制备技术的fe-mn-al-c系轻质高强钢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目前fe-mn-al-c系轻质高强钢的制备方法通常采用感应熔炼或电弧熔炼,后经凝固铸造、热加工(锻、轧)等工序加工成最终成品零件。由于fe-mn-al-c系轻质高强钢中al含量、c含量较高,在锻、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Fe‑Mn‑Al‑C系轻质高强钢及其制备方法,该Fe‑Mn‑Al‑C系轻质高强钢,包括Mn 27‑30wt%;Al 8.0‑10.0wt%;C 0.9‑1.2wt%;Ni 2.5‑3.5wt%;其余为Fe;其采用激光选区熔化制备技术制备而成。上述Fe‑Mn‑Al‑C系轻质高强钢通过降低Al、C的含量,并添加Mn和Ni,再配合...
研倍新材、 高强钢粉末 商品图片 商品参数 品牌: 上海研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分子式: FeMnAlNi(C) 产品名称: FeMnAlNi(C) 外观性状: 粉末 工艺: 机械法 包装规格: 1kg 有效成分含量: 99.99% 牌号: YB-FM-FeMnAlNi(C) 是否进口: 否 是否危险化学品: 否 加工定制: 支持 用途范...
面对上述挑战,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国栋院士/袁国教授研究团队创新提出“马氏体拓扑学结构设计+亚稳相调控”协同增塑新机制,成功制备出系列低成本C-Mn系新型超高强钢,打破了超高强钢对复杂制备工艺和昂贵合金成分的依赖,也突破了现有20...
1) Fe-0.4C-10Mn-6Al高强钢经冷轧后,微观组织主要为δ-铁素体、α-铁素体、奥氏体、马氏体以及碳化物。随着退火温度由600 ℃上升至800 ℃,粗大的δ-铁素体变细小,碳化物逐步溶解,并且试验钢中的马氏体发生了逆相变,奥氏体体积分数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奥氏体晶粒呈现等轴化,尺寸不断增大。